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中风,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中风的危害性就更日益突出,因此对脑卒中的康复研究应进一步深入,使其康复方法多元化,给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目的:  通过研究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来探讨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治疗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的价值,探索减轻残疾,恢复上肢功能的方法,促进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的进一步提高,达到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方法:  全部病例60例,按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的方法,对照组单用运动再学习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前及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 Fugl-Meyer(上肢)评分及MAS评分,得出数据,最后用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指标:简式运动功能Fugl一meyer(FMA)(上肢)评分(附录二)、国际通用运动功能量表(morto assessment scale,MAS)(上肢)(附录三)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都有明显的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Fugl-Meyer评分以及MAS评分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Fugl-Meyer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34.90±3.209,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为31.87±2.649,两组比较,P值<0.001,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MAS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为16.03±1.920,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为13.56±2.3442,两组比较,P值<0.001,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分期针刺及运动再学习对于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是确切的、有效的,两者配合治疗效果有协同作用。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的治疗方法及单纯运动再学习方法均可以有效的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状况,但从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分期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组明显优于单用运动再学习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兔颈动脉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分泌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球囊导管损伤方法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和中药防治组,每组18只,另取18只做为假手术组,采用颈总动脉造影、组织病理学技术、超微病理学技术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观察1周、2周、4周时管腔狭窄程度、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
《朗读者》等大型朗读类文化品牌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朗读类阅读节目成功原因的分析,本文思考了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启示,深入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阅读推广服务工作严重滞后的具体原因,提出了改进和加强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引起业界同仁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