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等生物样品的组分十分复杂,在电化学检测过程中,蛋白质会在传感界面产生非特异性吸附。这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比如背景信号增加、检测灵敏度下降、电极使用寿命缩短等等。因此开发新型抗污染界面以抑制蛋白吸附,实现复杂样品中目标物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的检测备受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便捷易控的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制备了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掺杂金纳米粒子(AuNPs)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PEDOT/AuNPs。该纳米复合材料是通过“一步法”制备的,即在含有AuNPs的3,4-乙烯二氧噻吩(EDO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呈现三维网状微孔结构,这归因于AuNPs不仅作为高导电性的掺杂剂,而且作为EDOT聚合的模板。基于PEDOT/AuNPs独特的结构和性质,PEDOT/AuNPs修饰电极对致癌物亚硝酸根的氧化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以用于亚硝酸根的选择性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2-1400?M,检测限为60 nM。(2)在含有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金纳米簇(AuNCs)和EDOT单体的溶液中,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纳米复合材料PEDOT/AuNCs。作为掺杂剂的AuNCs均匀的分散在复合材料中,使该复合材料呈现独特的微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由于该复合材料对致癌物亚硝酸根的氧化展现出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可以进一步将其发展为一种亚硝酸根化学传感器。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05-2600?M,检测限为17 nM。(3)利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金电极(GE)为基底,发展了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进行电化学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由于PEG的强亲水性,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可以在5%的人血清样品中直接检测BRCA1。该传感器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实现了对BRCA1基因的免标记检测。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 fM-1 nM,检测限为0.37 fM(S/N=3)。(4)基于单宁酸(TA)和聚乙二醇(PEG)两种强亲水性聚合物,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的传感界面。首先通过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新型的PEDOT-TA复合物。然后将聚乙二醇通过氢键作用与之结合。该界面的水接触角为29°,显示出良好的亲水性能。最后将肝癌的生物标记物甲胎蛋白抗体成功固定在PEG上,制备了甲胎蛋白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检测限,其线性范围为1.0 fg/m L-0.1 ng/mL,检测限为0.34 fg/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