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我国的长治久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这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十一个以“三农”为指导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三农”问题与农村的金融服务关系密切,“三农”的关键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关键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问题。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与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一直以来,全世界各国在不断寻找解决的途径,农户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金融方式,通过向贫困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缓解农民贫困、提高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被引入到我国,且发展迅速,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开拓探索性的工作,摸索出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抓手,以县域事业部为组织保障的服务“三农”的新的路径。其中,安徽省农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当地的农村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作为国有全国性的大商业银行在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推广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乡镇的机构网点较少,难以近距离接触小额贷款借款人,导致信息不对称、审批贷款时间长、贷后管理困难、经营费用偏高;农户小额贷款宣传工作不到位;基础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服务能力不足;风险隐患逐渐显现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分析,探寻安徽省农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在安徽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这对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安徽省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快速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策研究上避开了以往研究者在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利率调整等理论层次研究,将研究重心放在自身角度,从自身找不足,提出了强化思想认识、落实目标责任,加强农户小额贷款宣传工作,加强服务渠道建设、努力改善用卡环境,建设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以惠农卡为核心的农户信贷产品体系,加强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创新银政合作模式,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充实客户经理队伍、加强业务培训等对策。一方面为农业银行下一步更好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对从事农户小额贷款的各类涉农金融机构起到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共分六章,从小额信贷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比较了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启示,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为例着重介绍了2013年全年安徽省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现状、运作模式及问题,最后针对安徽省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服务“三农”中存在的不足,从自身出发,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性意义的建议。寄希望于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