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骨脂,辛温苦燥,能温补肾阳、温脾止泻,通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对元阳衰损、肾虚腰痛、精气不固、脾虚泄泻等症状具有治疗作用。目前临床对其炮制工艺、炮制机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雷公炮炙论》描述其为“性本大燥毒”。《纲目》有记载“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因此本研究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入盐走肾”、“咸濡润”等观点,对补骨脂盐炙缓和燥毒的炮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对该药的临床用药指导提供更为详细充足的理论依据。目的选择单味中药补骨脂,作为本课题的研究药材,对补骨脂经盐炙后燥性的改变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药理研究—代谢分析—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研究模式,以药理效应体现增效与润燥,采用尾酒探针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等,结合正常及模型动物中医证型,从药理效应出发,深入至基因水平,对补骨脂盐炙缓和燥性的炮制原理,进行一个多层次和角度的分析阐明,为炮制理论的深入认识及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增砖添瓦。方法饮片的制备及药材提取均以课题组前期研究所得工艺参数结果为准,分别对补骨脂生品及盐炙品饮片进行制备提取。盐炙药材以闷润炒炙法制备;供试品制备采用醇水双提法;肾阳虚模型动物以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进行复制。考察分析补骨脂炮制前后对正常及模型动物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对大鼠肝肾功能、肝药酶亚型活性改变及水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1.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为评价指标,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对肾阳虚模型大鼠燥毒的影响。2.以咖啡因(CYP1A2),氯唑沙宗(CYP2E1),氨苯砜(CYP3A4)为探针药物,安替比林为内标药物,探究补骨脂生品及盐炙品对CYP450酶系的3种主要代谢酶亚型CYP1A2、CYP2E1、CYP3A4的活性的影响。3.以水液代谢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口腔唾液腺AQP5、结肠AQP4、肾脏AQP2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研究不同炮制品对AQP5、AQP4、AQP2的调控表达的影响,分析阐明盐炙缓和燥性原理。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显著升高(P<0.01),Alb显著降低(P<0.01)。补骨脂盐炙品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低于生品组,Alb水平高于生品组,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Scr显著降低(P<0.05),BUN无明显变化;生品组和盐炙品组的BUN及Scr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t1/2的影响:生品组的咖啡因t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品组及盐炙品组的氨苯砜、氯唑沙宗t1/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盐炙组咖啡因、氨苯砜、氯唑沙宗t1/2则明显低于生品组(P<0.01)。对表观体积V的影响:盐炙组咖啡因、氨苯砜V明显小于对照组和生品组(P<0.05),生品组及盐炙品组氯唑沙宗V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清除率CL的影响:盐炙品组体内氨苯砜、氯唑沙宗C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曲线下面积AUC0-∞的影响:生品组及盐炙品组氨苯砜AUC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盐炙品组氯唑沙宗AUC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模型组大鼠的AQP2、AQP4mRNA表达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QP5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生品组大鼠AQP4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AQP5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补骨脂生品组比较,盐炙品组大鼠AQP2、AQP5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AQP4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生品对大鼠肝功能有一定的损伤,盐炙后可能有所缓解。补骨脂经盐炙后可其降低生品对CYP1A2的抑制,加强对CYP3A4、CYP2E1的诱导作用相关,即补骨脂盐炙后其经CYP1A2、CYP3A4、CYP2E1代谢酶代谢的相关燥性成分或代谢产物的代谢速率增加、血药浓度降低、而缓和了补骨脂生品的燥性。补骨脂盐炙后可缓解生品的燥性,还可能与其对体内AQP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相比服用补骨脂生品,补骨脂盐炙后可上调AQP2、AQP5mRNA的表达,降低AQP4mRNA的表达,提示盐炙后可能缓解药物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