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面疼痛是烧伤患者最痛苦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合理、有效的镇痛是烧伤护理的重要课题,而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态度和对疼痛知识掌握的程度是有效实施疼痛控制的关键。本研究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面疼痛是烧伤患者最痛苦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合理、有效的镇痛是烧伤护理的重要课题,而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态度和对疼痛知识掌握的程度是有效实施疼痛控制的关键。本研究在调查了烧伤科护士对疼痛认知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探讨腕踝针在烧伤换药镇痛疗效中的作用。研究共分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 烧伤科护士对疼痛认知状况调查对253名烧伤科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历与职称是疼痛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护士疼痛知识相当缺乏,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①加强教育 ②培养疼痛专业护士 ③探索新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第二部分 烧伤创面换药镇痛腕踝针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我们选择了100例Ⅱ度烧伤患者,实验随机分为五组:A组、 B组、 C组、 D组和 E组。换药时和换药后30 min内监测体温、 呼吸 、脉搏 、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结果显示:①A、B、C和D 四组患者在换药时和换药后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E组,即对照组(P<0.01) 。②A组和C组在取针后(换药后5 min)的各时间点疼痛程度均高于B组和D组(P<0.05)。③C组和D组在换药时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在大部分时间点也低于B组(P<0.05)。 结论:①腕踝针针刺疗法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烧伤换药疼痛。②换药前12h使用腕踝针针刺疗法镇痛效果优于换药前5min使用。③换药后留针者疼痛持续时间短于未留针者。④连续多次使用腕踝针针刺,镇痛效果更加明显。⑤使用腕踝针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几种提高木粉与聚氯乙稀(PVC)基体两相界面相容性、提高木粉在基体中分散性的方法,内容涉及聚氯乙稀基体的基本特性的论述,木粉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讨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在免疫力受损人群,尤其是在使用高分子材料留置物的病人中容易引起感染。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机理与其能粘附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并形成生
<正> 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佛教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初步传播,西晋十六国时期迅速传播和兴盛,至北魏臻于极盛。河南地区佛教的
对社区工作中的精神卫生作一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体制的改革正方兴未艾全面展开。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作为医药体系改革的一部分,人们正在逐步达
以注水开发油田苏北盆地真武油田为例,通过X射线、扫描电镜、薄片观察等实验分析,探讨了粘土矿物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微观和宏观变化特征,分析了粘土颗粒在注水储层中运移方式
"舰舵参数记录分析仪"实时采集和记录舰船航行过程中的罗经航向、计程仪航速和GPS舰位等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参数辨识,获得舰船运动模型参数,以便于操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
将混凝土的干湿循环过程分解为干燥和湿润过程,对其干湿过程中不同深度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水量蒸发/吸收规律及氯离子对水分传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袁明:测定混凝土干湿过程
大同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经济繁荣与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古城保护也提升到一个高度。特别是大同古城框架的基本保留,是中国学术界对古都研究的珍贵样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是现代多媒体及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出现了多种压缩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标准。离散余弦变换(DCT)是许多图像编码国际标准的核心。 但传
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常见和突出症状之一,直接影响病人的舒适、休息、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药物止痛仍然是目前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大多数医嘱记述必要时给药,何时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