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人脸双重认证系统中有效脸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数人脸认证技术的性能往往受限于图像中人脸的姿态、光照、距离及图像的模糊程度等条件。对于一般的人脸认证技术而言,理想的人脸图像是在正常光照下,具有足够像素的,清晰的正面人脸图像,本文称之为有效脸图像。现有的多数人脸认证系统都假设前端的人脸检测得到的人脸图像为有效脸图像。然而,由于实际系统中摄像机安装的位置、人脸的运动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该假设并不一定成立。在这种系统中,对人脸检测得到的图像进行有效脸检测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客观的有效脸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本文设计和实现的RFID(射频认证)与人脸双重身份认证系统。该方法可以对人脸检测得到的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剔除掉那些对人脸认证没有贡献的检测结果,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人脸认证的良好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①调研了国内外主要的一些人脸姿态估计方法,在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之后,本文结合实际系统的需求,选择了简单快速的基于几何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编程实现,并在Honda/UCSD视频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②研究了一种新的无参照图像质量估计方法。该方法可以估计人脸检测得到的人脸图像的清晰度,从而剔除模糊的图像。它对图像的内容和模糊的类型都没有先验的假设,并且在集成到系统中后有很好的实时性。为了测试本文算法的性能,本文将其和目前流行的一些图像质量估计方法,在该领域普遍采用的LIVEIQA数据库上进行了比较实验,并按照视频质量专家组(Video Quality ExpertsGroup, VQEG)报告中建议的评价准则对本算法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说明本文算法超越了多数当前流行的无参照图像质量估计算法。③设计并实现了一个RFID与人脸双重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本文对人脸姿态估计和无参照的图像质量估计方法的研究,设计出一种有效脸检测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本文的RFID与人脸双重身份认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效脸检测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被用于重庆市江北吉安园小区和某军用机场门禁。
其他文献
工件表面形貌影响其功能特性和使用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表面形貌大范围精密测量与分析评定,面临广泛需求。本文基于相位光栅干涉测量原理,设计构建了一
针对目前对低膨胀容积的可膨胀微粉石墨的实际需求,本论文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以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或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成功地将冰醋酸插入2μm~5μm石墨层间,制得低膨胀容积
心电、步态、血压、体温等生理信息参数是反映人体健康情况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采集、显示和存储不仅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且可以帮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水下移动机器人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可自主完成水下作业和任务。由于在水下不可使用GPS,在进行大范围远程航行时,AUV的定位主要依赖于自身携带的本体导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是纳米测量研究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粗进针机构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TM的结构和性能。在商用STM中,普遍采用直线步进电机进行粗进针,然而由于存在螺纹空程、传动摩擦、间隙和发热等问题,直线步进电机的定位精度只维持在微米量级,并且其温度漂移导致的结构微小变化也会影响STM成像质量,甚至会导致撞针的
近年来,近空间飞行器相关技术受到了各主要大国的密切关注。近空间飞行器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现有的防空武器难以对该类型飞行器构成威胁,且可重复使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利用负氧平衡炸药爆轰产生的游离碳,在高温、高压下相变为纳米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简称UFD)作了初步探索。 在理论方面针对爆轰合成纳米金刚
果实从采收、分选、包装到运输等各环节中,无法避免碰撞、振动、挤压以及摩擦等情况发生,造成皮下组织破坏和皮层破裂,并将逐渐扩展直至果实腐烂。由于绝大多数的内部损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