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史,2002年1月1日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短时间内便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模式也迅速引起各地电视台的竞相模仿,“民生新闻”的热潮一度盛行。该节目模式之所以能够盛行,主要取决于其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传播方式的亲切性以及传播视角的贴民性,为普通百姓搭建起话语平台,传播新闻信息。与民生新闻相伴而生的新闻评论也为观众所接受与认可,并深受欢迎。主持人孟飞幽默诙谐睿智的评论语言,让观众拍手称快。发展至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经历了十年多的发展历史,如果说2002年是电视民生新闻诞生的一年,那么十年之后必然是一个成长发展的总结年。十年间,电视民生新闻经历了诞生之初的辉煌荣耀,也经历了前进之中的突飞猛进,在一段激流之后该类型的节目迎来前进史上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际遇,突破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桎梏。本文以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公共参与问题,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评论为突破口,寻找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公共参与中的发展策略。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分析事实并提出问题、策略研究的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研究文献,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研究分析公共参与理论,并研究公共参与与传媒、意见性信息与公共参与之间的联系,总结民生新闻评论在公共参与中的层次,即对公共事务进行客观描述、参与思考、共同讨论以及确立认同和存在的价值;第三部分以现有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评论为研究对象,分析评论的形式及特点、评论的指向性,并总结评论在对公共事务参与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四部分结合公共参与,对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增设评论板块、加强评论的策划组织、设置网友九宫格环节、深化新闻报道等发展策略,以期寻找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型媒体环境下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