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环境及泊车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运动规划算法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汽车领域的焦点。发展自动驾驶汽车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实现节能减排、使移动出行更加便利等优点,因此各大公司以及科研院校等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包含太多了关键技术,如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动控制等,每个关键技术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人们去解决。运动规划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如何生成无碰撞、省时、舒适、可靠、稳健和适应性强的轨迹则至关重要。其中道路环境和泊车场景是车辆行驶最为常见的两种环境,因此本文针对这两种背景对自动驾驶车辆运动规划的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总体框架和决策规划框架进行选取,并对运动规划的的设计准则和所受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其次以道路环境为背景对自动驾驶车辆运动规划算法进行研究。由于道路环境交通参与者较多且车辆的行驶速度相对较高,对运动规划算法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本文采用了路径-速度解耦的轨迹规划框架。首先对局部目标点进行横向采样,并以三次螺旋曲线为模型生成路径簇;然后在每条路径上对速度和加速度进行采样,并以三次多项式曲线生成速度簇;最后根据定义的静态和动态成本对每条轨迹进行评价,选择代价总成本最小的轨迹作为下层控制跟踪模块执行的轨迹。并通过典型的道路场景对所开发的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道路环境下运动规划算法能够很好地完成道路环境下常见的驾驶任务,并且满足车辆的实时性要求。然后以泊车场景为背景对自动驾驶车辆运动规划算法进行研究。本文开发了两种自动泊车运动规划算法:第一种基于路径-速度解耦的方法,通过混合A*算法得到路径信息,并在此路径上基于凸优化方法进行速度规划;第二种基于最优控制的方法,将泊车问题建模为最优控制问题并采用第一种方法得到结果作为初始解,加快求解速度。通过平行泊车和垂直泊车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且第二种方法在可驾驶性优于第一种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无人电动轮椅车平台,并在重庆大学校园设置实验场景验证道路环境下运动规划算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生产制造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制造业逐渐往高效化、智能化转变,迫切需要更精确、更高效的三维测量技术。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作为非接触三维测量领域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领域。彩色结构光编码方法携带的信息量大,只需少量图像就能获取三维形貌信息。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高测量速度等优点而成为结构光三维测量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彩色相位编码结构光,结合传统相移法和多频外差法进行三维测量,并针对彩
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组成,也是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然而,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过程中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施工企业也逐渐探索该领域内的风险管理,但受到风险管理资料、技术及方法方面的限制,目前有关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少城市及道路照明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体系,无法有效辨识和预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
为降低高强混凝土拌合物塑性粘度,增加高强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本文选取采用分选工艺收集的平均粒径分别为8.289μm(UFA1)和3.677μm(UFA2)的2种超细粉煤灰、采用机械粉磨生产的平均粒径为5.528μm(UFA3)的超细粉煤灰、平均粒径分别为8.559μm(US1)和11.309μm(US2)的2种超细矿粉,研究单掺和复掺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膜厚理论分析了超细矿物
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研究是生态学和水文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可了解区域森林系统内部水循环过程。本文以长沙地区针阔混交林内樟树、刺杉、栀子花和人工经济林内板栗树、野茶花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3月—2019年9月期间降水量,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和降水、土壤水、植物茎杆水和叶片水中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区森林系统内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其次,利用直接比较法、水线法(δ2H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皮层蛋白VP16由位于病毒基因组长独特序列(Long unique region,UL)的UL48基因编码,是DEV重要的功能蛋白。本研究通过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中表达VP16及其截短突变体,对VP16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功能进行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VP16蛋白抑制DEF细胞中IF
弧齿锥齿轮具有重合度系数大、承载能力强、运行平稳以及轮齿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弧齿锥齿轮在高速、重载恶劣工况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剧烈振动和冲击,开展弧齿锥齿轮振动特性分析及减振研究十分重要。论文以某型机匣传动高速弧齿锥齿轮为对象,针对高速弧齿锥齿轮共振预测与阻尼环减振及其优化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围绕高速弧齿锥齿轮自由模态、接触模态分析与行波共振预测,附加阻尼环对锥齿轮传动系统振
平地情况下新建建筑时,基坑开挖和周围既有建筑群会对新建建筑及其所在地表的地震反应产生影响;同样,在山地(坡地)场地新建建筑时,周围既有建筑群会对新建建筑的地震反应产生显著影响。目前,结构抗震设计中并没有考虑以上因素对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从保证结构安全的角度,需要对以上因素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后加以评估。为此,论文进行了以周围建筑数量、施工的阶段、基坑的规模和场地类别为影响因素的平坦场地-
近年来辐射空调因为更加节能、美观、舒适而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地面辐射供冷因为降温慢、结露、室内空气竖直方向温差大等缺点在运用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为解决地面辐射供冷室内空气竖向温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预制沟槽式辐射板供冷,引入吊扇通风和侧吹通风,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室内辐射地面温度、空气温度、非辐射壁面温度、速度场气流组织等进行研究。实验确定了14℃、16℃、18℃作为供水温度,每种供水温度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了城市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诸多大城市中,旧工业区更新项目纷纷涌现。然而,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项目难以推进。本文基于旧工业区更新项目展开研究,以探索阻碍项目发展的原因、理清障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解决项目面临的困境为目的,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和优化关键路径方法,系统揭示了制约因素间的阻碍机理,获取了关键制约路径。论文着重分析旧工业区更新项目的制约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内诸多大城市均面临着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问题,市郊铁路作为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市郊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发改基础[2017]1173号文,从国家层面首次将市郊铁路的发展正式提上议程,并鼓励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市郊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