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合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和文献检索筛选FAF1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的差异蛋白,寻找FAF1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生物学通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构建慢病毒(FAF1和空载体NC慢病毒)稳定转染的人未分化胃癌细胞株HGC-27和Hp共培养的细胞模型。应用iTRAQ技术筛选出NC、NC+Hp、FAF1、FAF1+Hp四种胃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质谱;同时通过Pubmed检索公开发表、任一种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Hp感染相关胃癌差异蛋白的文献,将iTRAQ实验数据与文献检索数据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对所有获得的差异蛋白采用Gene Ontology (GO)数据库进行GO分析,包括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ⅡA)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经典通路、疾病和生物学功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选取部分差异蛋白(HSP70、ERK1/2, NF-κB、NDUFS2、GIT1、CDK1、HMGCL、 HMGCR、14-3-3β/α)采用Western blot进行表达水平测定,验证质谱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第一部分iTRAQ技术联合文献检索筛选FAF1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的差异蛋白:1、iTRAQ实验鉴定结果:利用Masc ot软件共鉴定出5763个蛋白,定量2926个蛋白:FAF1/NC得到FAFl作用下的差异蛋白共197个,命名为“FAF1相关差异蛋白”;FAF1+Hp/NC得到FAF1和Hp共同作用下的差异蛋白共246个,命名为“FAF1和Hp互作差异蛋白”;NC+Hp/NC口FAF1+Hp/FAF1得到Hp作用下的差异蛋白共557个,命名为“Hp’相关差异蛋白”。2、文献检索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7篇,涉及235个差异蛋白,被2个以上实验室重复发现的为21个,这些蛋白与iTRAQ实验中鉴定到的500个Hp’相关差异蛋白综合,得到“Hp相关差异蛋白”578个蛋白。3、差异蛋白GO分析:大部分差异蛋白生物过程功能主要参与了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细胞组分主要参与了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器等约20种细胞组成成分。分子功能主要集中于蛋白结合和催化。4、差异蛋白IPA分析:FAF1相关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心率失常、小分子生物合成、细胞信号转导等功能蛋白互作网络;参与的经典通路为氧化磷酸化通路、线粒体功能失调通路、整合素信号通路;疾病功能主要集中于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发育和心理障碍。FAF1和Hp互作差异蛋白的互作网络主要为肿瘤、胃肠道疾病、氨基酸代谢;经典通路为亮氨酸降解通路、G2/M调控点异常通路、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疾病功能分析集中于感染性疾病,142个差异蛋白与肿瘤相关。Hp相关差异蛋白分析发现,蛋白互作网络主要参与RNA转录后修饰、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经典通路为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G2/M调控点异常通路;疾病功能分析也都集中于感染性疾病,362个差异蛋白与肿瘤相关。第二部分胃癌细胞HGC-27差异表达蛋白的验证:1、NDUFS2、GIT1、HMGCL表达量在FAF1组高于NC组,HSP70表达量相反。2、HMGCR和NF-κB表达量在FAF1+Hp组低于NC组。3、NC+Hp组和FAF1+Hp组中ERK1/2、NDUFS2、CDK1、HMGCR表达量分别低于NC组和FAF1组,而14-3-3β/α表达量在则相反。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水平与iTRAQ实验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FAF1高表达和Hp感染在胃癌细胞HGC-27的蛋白组学数据库,绘制了这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学通路和互作网络图;FAF1作为抑癌因子可能通过线粒体功能失调、Akt去磷酸化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和凋亡,但是可能并未通过整合素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迁徙和转移;Hp感染轻度下调FAF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干扰G2/M细胞调控点和胆固醇、亮氨酸代谢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和基因重排;Hp感染则可能通过干扰胆固醇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G2/M调控点调节、抑制ERK1/2活性破坏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导致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