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配合内服二至丸加味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冲任失调型)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组及对照B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B超定位引导下囊肿穿刺配合内服中药农本方二至丸加味;对照A组:采用内服中药农本方二至丸加味;对照B组:采用B超定位引导下囊肿穿刺治疗。治疗组及对照B组患者均行囊肿穿刺抽液,同时治疗组及对照A组患者内服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暂停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通过比较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总积分改善率得出结论。治疗后6个月再次复查、评分,统计复发率。结果:1.总疗效指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4.6%,痊愈13例(35.1%),显效18例(48.7%),有效4例(10.8%),无效2例(5.4%);对照A组总有效率80%,痊愈7例(20%),显效12例(34.3%),有效9例(25.7%),无效7例(20%);对照B组总有效率55.5%,显效5例(13.9%),有效15例(41.7%),无效16例(44.4%)。2.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比较:治疗组及对照A组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囊肿大小、数量及中医证候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及对照A组治疗后比较疗效相当(P>0.05),但均明显优于对照B组(P<0.01);对照B组在缓解乳房疼痛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溢液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囊肿大小、数量改善方面,治疗组、对照B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A组(P<0.05),而治疗组亦优于对照B组(P<0.05)。3.复发率比较:治疗组37例,加重3例,占8.1%;对照A组35例,加重7例,占20.0%;对照B组36例,加重14例,占39.0%。4.安全性指标:研究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配合内服中药农本方二至丸加味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