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KISS-1和MMP-9两种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以了解两者对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何作用,从而可能将来为肾透明细胞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选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癌旁和15例非癌病变肾组织(正常肾组织)标本中KISS-1及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非等级资料、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组中KISS-1阳性表达率为32.0%(16/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组73.0%(11/15)和正常组66.7%(10/15)的表达率(P<0.05),同时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进展而显著降低(P<0.05)。(2)肾透明细胞癌组中MMP-9阳性表达率达64.0%(32/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40.0%(6/15)和正常组6.7%(1/15)的表达率(P<0.05),同时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进展而显著升高(P<0.05)。(3)有淋巴结转移(包括局部及远处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组MMP-9阳性表达率为91.7%(11/12)且均呈强阳性表达,KISS-1阳性表达率为8.3%(1/12),与无淋巴结转移肾癌组阳性率(分别为55.3%21/38,39.5%15/38)比较,MMP-9和KISS-1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32例MM-9蛋白阳性病例中有27例KISS-1蛋白呈阴性表达;18例MMP-9蛋白阴性表达病例中有11例KISS-1蛋白呈阳性表达;两者共阳性5例,共阴性7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MP-9和KISS-1两者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s=-0.468, P<0.05)。结论:KISS-1和MMP-9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同其生物学行为紧密相关,二者可能成为判断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学指标,通过这两肾透明细胞癌相关标记物,我们在临床上好容易发现及了解疾病程度;并且将来可能为肾透明细胞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