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蕴涵“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三重塔式结构,而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各自的特点,要求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要借鉴、完善和创新多元方法,主要是吸收借鉴现代心理学方法、完善传统灌输方法、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本身的特点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选择的内在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包括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三个层次的内容,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重塔式结构;而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各自的特点,进一步决定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些构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人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选择的内在主体依据。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人的潜意识、心理发生学和自我实现方面揭示了信仰形成的心理规律,启示我们选择追本溯源法与自我调节法、循序渐进的认知教育方法和阶梯式的自我实现法,从而筑就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心理基础。再次,从传统的“灌输”方法中汲取养料,通过完善“灌输”方法来思考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外在操作效果。“灌输”方法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研究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创新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丰富“灌输”方法的内容和形式更能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最后,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征与信仰的实践性本质,思考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的创新探索、校园文化的熏陶塑造、组织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等多种途径,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习惯的生活环境,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