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评估APE各危险组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其变化。2分析APE患者各危险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值、RT-3DE测值以及生物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唐山工人医院就诊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确诊的APE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36岁—78岁,平均(56.5±14.5)岁。根据2014年ESC年会上发布的第3版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对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8例)、中低危组(34例)、中高危组(27例)、高危组(21例)四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2DE,TDI和RT-3DE检查及实验室生物学检查,测量其右心室常规超声指标、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右心室每搏输出量。联合超声检查分析c Tn I、BNP、D-二聚体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对APE患者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结果1 APE患者中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的Em、Em/Am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在四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APE患者中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的RVEDV、RVESV、RVEF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VSV在四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 APE各危险组患者BNP、c Tn I、D-二聚体水平,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无创、准确、敏感的评价APE各危险组右心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判断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2随着APE患者危险程度依次增高,RVEDV,RVESV逐渐增高,RVEF逐渐减低,而RVSV无明显变化。3 APE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值、生物学标志物及RT-3DE测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