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4~12岁以“频繁瞬目”为主诉的儿童频繁瞬目的原因及各原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频繁瞬目患儿提供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12岁频繁瞬目患儿578例作为观察组,并进一步分为三个年龄组(4~6岁,7~9岁,10~12岁),随机选择同年龄段非频繁瞬目患儿370例作为对照组,询问病史、家族史,做视力、裂隙灯、电脑验光,验光检影等检查。用spss2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儿童频繁瞬目原因及各原因间相关性。结果:4~12岁观察组578例频繁瞬目患儿中,男生341例(占59.00%),女生237例(占41.00%);非频繁瞬目患儿370例,男生220例(占59.45%),女生150例(占40.55%)。频繁瞬目儿童可存在单病因,或多个病因共同作用。观察组中过敏性结膜炎患儿283例(占48.95%,男生188例,女生95例);角膜上皮受损患儿247例(占42.73%,男生143例,女生104例);结膜结石倒睫患儿有37例(占6.40%,男生22例,女生15例);屈光不正患儿78例(占13.49%,男生45例,女生33例);抽动障碍患儿23例(占3.99%,男生16例;女生7例);观察组中三个年龄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8.57±2.77)s,(8.44±2.49)s,(7.87±1.86)s;观察组中三个年龄组屈光不正患儿屈光度分别为(1.47±1.61)D,(-0.49±1.37)D,(-1.00±1.10)D;三个年龄组视频接触时间分别为(1.27±0.55)h/d,(2.08±0.87)h/d,(2.82±0.94)h/d。观察组频繁频繁瞬目患儿泪膜破裂时间(r=-0.175,P<0.001)、过敏性结膜炎(r=-0.192,P<0.001)、角膜上皮受损(r=-0.103,P=0.013)的发生、屈光不正患儿的屈光度(r=-0.607,P=0.001)、视频接触时间(r=0.626,P<0.001)在三个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膜结石倒睫、抽动障碍在三个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r=-0.814,P<0.001)、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r=-0.748,P<0.001)、结膜结石倒睫(r=-0.311,P<0.001)、视频接触时间(r=-0.307,P<0.001)与泪膜破裂时间均呈负相关;过敏性结膜炎与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成正相关(r=0.769,P<0.001);结膜结石倒睫与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呈正相关(r=0.153,P<0.001);视频接触时间与近视性屈光不正呈负相关(r=-0.141,P=0.001),且屈光不正患儿均为轻中度的屈光不正。观察组中频繁瞬目的发生与年龄呈负相关(r=-0.944,P=0.000),与性存在相关性(t=3.54,P=0.008),男生频瞬目患儿多于女生。观察组频繁瞬目患儿与对照组非频繁瞬目患儿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及泪河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频繁瞬目患儿与非频繁瞬目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4.43,P=0.047)。男生过敏性结膜炎多于女生,但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受损、结膜结石倒睫、屈光不正、抽动障碍与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研究发现过敏性结膜炎、角膜上皮损伤、结膜结石倒睫、视频接触与泪膜破裂时间相关,通过影响眼表稳态,破坏泪膜稳定性,造成儿童频繁瞬目。屈光不正及抽动障碍也可造成儿童频繁瞬目。儿童频繁瞬目病因较为复杂,可能只有一个病因,也可能是多个病因共同作用。对于频繁瞬目儿童,必须积极寻找病因,给予适当治疗,避免误诊、漏诊、过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