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使我国涌现了一批高收入阶层,高收入所带来的一系列马太效应,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贫富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仇富现象在我国历来存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和利益分配不平衡,社会中形成的先富阶层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由于感到自身利益相对受损,而出现了消极的心理失衡,这种心理落差产生了嫉妒、不满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近几年屡屡发生的仇富行为愈演愈烈,已经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仇富心理是一种因经济地位悬殊而引发的社会病态心理,是一种穷人对富人的抵触或仇视心理,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过激表现,它的存在既给个体自身带来负面影响,也是危及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更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是对仇富心理的理论回顾与介绍;通过国内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仇富心理的研究现状,试图结合仇富心理相关理论进一步展开分析仇富心理产生和存在的深层根源,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我国仇富心理积淀的过程,从经济角度阐明了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低下对仇富心理的影响,从社会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源获得的不平等,富人的道德素养缺失,社会结构的因素等是社会仇富心理产生的深层原因,从制度角度论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漏洞,从心理角度上看,“相对剥夺感”的心理失衡使人产生一种严重挫折感,个体间物质生活上的对比,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社会服务的歧视容易导致仇富心理的产生;第三部分叙述了因仇富心理而引发的仇富行为以及给仇富对象、仇富者自身、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从经济角度、仇富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富人阶层的道德素养提升、制度的完善、社会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仇富心理的化解之道;最后是对仇富心理的问题总结以及通过对解决仇富心理这一社会问题将有利于我国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