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京成功的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冰球项目在我国冰雪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方政府、协会、学校、俱乐部的共同努力发展下,冰球项目快速的在我国普及,使得作为小众运动项目的冰球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冰球(ice hockey),亦称“冰上曲棍球”,兼备多变的花滑技巧和灵活、敏捷的曲棍球技能,类似于将美式橄榄球转移至冰场上竞赛,且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唯一一项冰上集体对抗性项目。世界冰球强国,除了在训练、竞赛、康复等方面领先,更重要的是在后备人才力量的培养。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早培养冰球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地,多年来为我国持续输送冰球运动员,其中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3个城市的贡献尤为突出。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时间轴为线索,对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别是政府主导阶段、体教结合阶段、多元化培养阶段,三个阶段的主要呈现的特征是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并存,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适应阶段。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系统的调研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冰上基地、齐齐哈尔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佳木斯冰上运动队三个地区的青少年冰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本情况、教练员基本情况、场地设施与经费情况以及当下培养方式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的整理总结出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基数大,因教结合尚不完善,固化的三级训练体系也并未有质的突破,致使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困境表现为:学训矛盾突出;职业生涯不明确;教学能力有短板;教练员保障(待遇)有待提升;选材体系不完备;心智能训练未得到重视;缺乏冰球联赛平台;社会基础建设单一;场地设施与经费不足;冰球文化欠氛围。在分析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基础上,为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及科学地推动黑龙江省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针对黑龙江省青少年冰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困境,提出以下关于青少年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继续探索体教结合培养方式;合理规划冰球竞技后备人才职业发展;强化冰球教练员保障体系;加强教练员培训与考核;健全冰球竞技后备人才选材标准;加强冰球智能训练;优化冰球赛事运行机制;以多种形式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冰球文化认同感。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更应重视冰球项目团队的组合,加强科研力度,注重各环节检查评定,从而在整体上确保冰球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