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各项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机器人应用开始向自动化领域以外的行业延伸。康复医疗器械作为为患者提供康复帮助的重要医疗设备,引起了诸多科研院所以及医疗器械企业的关注。而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作为康复医疗器械中的一种,在帮助上肢运动障碍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方面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持,因此本课题将对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展开相关研究。本课题采用一种外部穿戴式的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进行研究,它的运动关节部分与人的上肢关节一致。康复训练时,患者穿戴该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机器人模拟上肢的运动规律协助患者上肢进行康复训练,最终使得存在上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得到恢复。对于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究,首先需要对人体上肢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人体上肢的主要自由度及运动范围,同时结合康复训练的特点选择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接下来将根据总体的设计方案建立起运动学模型,本研究将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建立在一个三轴坐标系内,对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建立起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对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及机械结构特点分析,将其简化成为一个具有三个自由度的机械臂。根据建立起的运动学模型,使用MATLAB设计一段期望的末端轨迹并对机器人进行末端轨迹跟踪的仿真,在仿真的过程中观察其中的两个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曲线变化情况,验证机器人运动的稳定及平顺性。接下来对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机器人连杆间的速度传递分析及使用牛顿-欧拉迭代动力学方程建立起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建立起的动力学模型,分别使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滑模控制以及积分滑模控制进行仿真对比三种控制策略的差异性及优缺点。最后将“有限时间”纳入考虑,期望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跟踪到目标轨迹。针对于外部扰动、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利用扩张观测器技术,将其观测在控制器中直接设计补偿。同时考虑了有限时间跟踪误差收敛的特性进行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确定系统的误差,验证本研究各项参数设计的正确性,最终为实际设计并制作的上肢医疗康复机器人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CFRP)具有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自重轻、比强度高等特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氨酯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粘结性能的高分子树脂,是作为CFRP基体的良好材料。目前,聚氨酯基CFRP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少,亟待开展疲劳性能研究。本文通过高温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碳纤维增强聚氨酯基拉挤板材的弯曲疲劳性能以及水、海水、碱环境高温老化对弯曲疲劳性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马铃薯加工产业也即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马铃薯淀粉产业以及深度加工产业中,马铃薯薯渣汁水等副产物已经成为限制此类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最主要原因就是马铃薯薯渣内含有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物质,直接加工利用成本太高,并且汁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若不经过废水处理工艺就排放会造成要种的环境污染。本课题利用出芽短梗霉将马铃薯淀粉加工副产物发酵转化为普鲁兰粗多糖,微生物细胞蛋白等高
功能梯度薄膜具有超精细、微型、高致密性等优质特点,目前功能梯度薄膜在航天、医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至关重要。当下功能梯度薄膜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以上技术存在种种缺陷,主要包括:材料选择范围局限、只能实现单方向材料梯度、成品构件偏大、工艺重复性差以及成品存在材料疏松多孔的现象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备功能梯度薄膜的方法——径向梯度薄膜制备方法
冻融破坏一直是水泥基材料重要的耐久性问题之一,理解冻融破坏的机理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是科学界与工程界密切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冻融破坏的探究大多停留在剥落量、动弹模、强度以及冻融损伤后材料孔隙结构劣化的观测,缺少对冻融过程中水泥基材料内部孔结构演化的认识。本文利用低场磁共振技术(LF-NMR)监测了冻融循环过程中水泥净浆内部孔溶液的相变过程,分析了正负温交替变化时孔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配合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跨海大桥的建设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跨海大桥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增,导致了船桥碰撞的风险增加。相较于通航孔区桥墩,非通航孔区段桥墩的防撞设计值较低,抵御船舶冲击能力差,而桥墩的破坏会严重影响桥面交通通行安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对某跨海超长大桥的非通航孔桥墩开展船撞数值模拟,提出一种新型的气囊防撞装置,分析气囊防撞装置对桥墩的保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某跨海超长大桥
与普通钢材相比,高强钢强度显著提高,并且在建筑空间,结构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凭借诸多优点,高强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众多大型结构工程中,如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等。由于钢材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极易与腐蚀介质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从而导致构件截面尺寸削弱。腐蚀分为均匀腐蚀和不均匀腐蚀,目前的研究中主要考虑均匀腐蚀的影响,但是不均匀腐蚀会导致截面出现集中削弱,相对于均匀腐蚀来说对结
壳聚糖基水凝胶质地及可能功能与机体生物组织具有高度相似性,有望承载与支持体内细胞及组织再生,有望作为机体内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现代生物化工技术对新型功能化水凝胶的研发能够有效应对与解决当前力学强度、动态自恢复需求等复合凝胶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课题研究联合应用多样各异理化优势桥连交联手段,采用协同效应理念设计,实践特征优异性能成胶因子模块与天然高分子集成方式,分别设计动态可控、静态稳定多桥联用
建筑火灾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对抗火设计和灾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C30-C80混凝土和RPC高温下和高温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借助Origin软件整合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进行连续化处理,建立了强度等级、温度与折减系数拟合模型。高温下抗压强度分析表明:混凝土高温下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高温下抗压强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以300℃为
铁坏死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为了系统地研究铁坏死的机制,课题组进行了RNAi的基因组文库的筛选发现PKC是铁坏死的正向性调节因子。蛋白激酶C家族的经典同工酶包括PKCα,PKCβI,PKCβII和PKCγ。本文首在HT1080细胞,MEF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发现PKC抑制剂能够比较明显地抑制铁坏死作用。随后主要应用sh RNA这种技术手段在这三种细胞系中对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是复合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也是实现飞行器轻量化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飞行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不仅对复合材料连接件的结构力学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对飞机的气动外形、隐身性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结构不仅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其还具有可拆卸性,逐渐受到了更多地关注。本文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