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能源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制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鼓励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工作当中。企业节能是全社会节能活动的主体,企业如何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应该采取何种节能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企业节能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全社会各方面的复杂问题,不可能单纯只涉及到企业,政府、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市场主体也不可回避地参与其中。因此,整合社会各方优势力量,形成“官学研产”四方合力,对于企业节能活动的开展和能源瓶颈的突破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开展“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研究的时间尚短,且均局限于两方或三方合作的形式。官学研产节能合作关注的是基础能耗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和转化,以及节能信息在节能主体间的有效传递。清楚地理解官学研产节能合作的概念有助于消除合作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隐患,从而建立企业节能良性机制、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天津市在役锅炉使用情况调查为现实背景,梳理了目前有关官学研产合作和企业节能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指出目前天津市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节能信息资源传递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了激励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相关知识,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以企业节能为研究领域的官学研产合作模式的激励机制;通过探讨官学研产合作节能的内涵,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机制设计基础,得到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最优机制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为此,本论文还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官学研产四方节能工作参与者的反馈,并以调研情况为前提,以期为官学研产节能合作提供最佳的机制选择;最后对天津市官学研产合作节能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节能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合作机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