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经济过程中,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和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成为新经济形式下的朝阳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逐渐被各国政府认定为促进经济增长、反映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并被誉为最具成长活力和成长潜力的行业。每年为英国解决百万人口的就业难题,产业增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年增速高达14%,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供的就业是美国总就业人口的2.7%。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顺应时代潮流,结合中华文明的优势资源,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复制下,得以迅速发展。2006年9月13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之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到全国各地政府的扶持,一时之间,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大城市蓬勃发展起来。2009年7月通过的《文化振兴规划》,从国家宏观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出产业规划。2012年2月15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通过各项财政及金融政策等来全力扶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经济特征,包括高附加值、高渗透性、融合性、规模报酬递增等,文化创意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融合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产生溢出效应,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形态的变化,产业发展的重心从第一、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在逐渐变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巨大的贡献,文化、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与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因而具体分析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制定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对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阐述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并着重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其次,宏观角度,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把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运行情况,从中选取排名前四位的子行业,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研究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选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与北京的人均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数据整理,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从实证验证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