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国有企业员工和中美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工作观的比较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以前的观念中,总是认为国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传统保守,缺乏创新精神,而中美合资企业的员工勇于开拓创新、富有冒险精神。自从重庆市于1997年直辖以后,外国公司纷至沓来,在重庆成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或合资公司,这其中也有美国合资公司。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以前的观念是否正确?本文拟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重庆市国有企业及中美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对工作目标的态度,旨在从工作意义的角度比较两类员工看法的异同。MOW国际研究组在1987年提出,工作意义由三个方面构成:工作重要性、社会标准和工作目标。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之上,作者根据Baker N.A.和Harpaz I.曾经做过的问卷调查,针对两类员工提出了五个假设,并对三个国企和三个中美合资企业的中国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本文从工作重要性、权利与义务、工作外在目标、工作内在目标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分析员工的工作态度之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工作态度上,在工作外在目标中,国企员工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而中美合资企业员工更注重收入和晋升机会。2、国企员工和中美合资企业员工都很重视自己的工作,重视自己在公司里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内在目标中,他们强调自主性、多样性,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他们也注重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作者通过比较国有企业员工和中美合资企业中国员工的工作态度差异,希望能为企业领导在如何激励员工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有助于今后的企业管理。
其他文献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表现,从而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模式。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研究的逐步深入,隐喻研究的范围已扩大到了经济,政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它自1982年出版之后即成为畅销小说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其形式和语言都很有研究价值。 这部主要以口语化的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新事物、新方法、新现象、新观念、新发现、新创造以至新感受都会为语言增添新词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词语如同一面镜子,从中人们可以了解一个
本文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口头叙事传统的运用。在该小说中莫里森使用了喻指手法、讲故事技巧、及呼答模式。口头传统是黑人文化的奠基磐石。喻
培训广告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人们通常认为一则好的广告应该醒目,准确,而不是含糊。然而培训广告策划者为了向广告受众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往往在培训广告中运用语用含糊。以
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主要讨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映照关系,对揭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价值。有研究将象似性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并表明,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取得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