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物理课程标准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灵魂,它对新教材、教学和教学评价具有积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也是新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物理竞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尖子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物理学科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为了培养这些高层次的人才,需要我们中学物理教师为这些尖子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开拓性工作。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借鉴“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分析初中物理竞赛试卷与初中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框架,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与上海初中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针对2011年到2015年“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卷,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确定其一致性系数。物理内容标准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初中物理竞赛与课程标准。研究表明2011年至2015年初赛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Porter一致性系数平均值为0.420,说明初赛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较为显著。综合总体一致性分析,发现初赛试题集中考察学生认知水平的“掌握”层次,考查主题内容主要是“电磁运动”和“机械运动”。2011年至2015年复赛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Porter一致性系数平均值为0.280,说明复赛物理试卷与课程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呈现出的显著性,在选拔性测试的范围内较为显著。综合总体一致性分析,发现复赛试题集中考察学生认知水平的“掌握”和“应用”层次,考查主题内容主要是“电磁运动”和“机械运动”。通过研究物理竞赛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不一致的原因,讨论如何促进物理竞赛课程标准与物理竞赛评价体系的完备,从而能真正引导竞赛物理教与学的标准化与评价体系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