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洛阳花卉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753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西京河南府——洛阳是仅次于东京开封的大都市。这里远离政治的纷扰,拥有的是举足轻重的经济和文化地位。洛阳闻名于宋代,不仅因她独特的政治地位,也因她的花卉而“甲天下”。笔者正是以洛阳花卉为切入点,力求全面展现北宋洛阳社会繁荣的一个侧面。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体概括了北宋时期洛阳花卉的种植状况。在花卉品种上,她云集天下良品,百花齐放,艳丽多姿,而且还培育出独树一帜的名种——牡丹,为洛阳赢得了盛名。洛阳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花卉培植地,有着大批专业花匠存在,他们掌握着当时最为先进的种植技术,推陈出新,不断通过嫁接等科学技术,培育出众多的新异品种。这些推动了洛阳花卉的繁盛,使洛阳广植花卉,不论是皇宫园囿、私家园林,还是平民百姓的田间地头,甚至野外,都种植着大量花卉。第二部分总结北宋时期洛阳花卉种植的特点。洛阳人对于花卉有着强烈的热爱之情,家家种花、买花、赏花,使洛阳的花卉具有了自己的特点。洛阳花卉的普及与发展,首先呈现了大众化的特点,花卉从皇室、园林中走出来,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大众产品。其次,洛阳在当时吸纳了全国的花卉品种,并且由于洛阳花卉的闻名,许多洛阳花卉移植他处,出现了花卉品种的跨地区流通,使花卉移植具有了普遍化的特点,更加促进了花卉的繁盛。另外,由于人们对花卉的狂热喜爱,花卉不再是单一的观赏植物,她逐渐成为一种商品,从而使花卉有了商品化的趋势。最后,每当花卉盛开之时,各地人们云集于此,赏花、休闲、娱乐、购物,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花会。第三部分归纳北宋时期洛阳花卉兴盛的原因。北宋从整体上看,社会趋于一种安定状态,而洛阳作为西京,更是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发达、文化兴盛的局面,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花卉的兴盛提供了基础。此外,洛阳适宜的自然环境、蔚然成风的爱花风俗以及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存在,都最终促使洛阳花卉有了“甲天下”的美名。第四部分概述北宋时期花卉种植对洛阳的影响。该章节从经济与文化的角度分析、总结花卉种植业的兴盛对洛阳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展现洛阳的辉煌成就。最后文章就贡花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他是一把双刃剑,在贡花制的初期,将洛阳花卉推向了辉煌,而到了北宋后期也因为他的存在,成为了统治者对人民盘剥的工具,最终导致北宋洛阳花卉种植业走向了末路。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连续跨采采动对底板巷道围岩移动变形的影响,拟借助FLAC3D计算工具,以上社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盘区石门巷道跨巷开采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围岩移动变形数据进行实时
本文对明清时期乡贤祠进行了研究。明清时期,乡贤祠祭祀非常盛行,随着乡贤祠位置的固定,逐渐成为文庙祭祀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清统治者曾三令五申乡贤祠的制度规定,尤其是明
晚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的凌辱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火上加油,不断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