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传统能源面临枯竭,此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将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黄淮平原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对该区域秸秆资源进行宏观的把握,了解生物质资源的总量、空间区域分布特征、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等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该区域秸秆资源数量以及分布将会有更加宏观、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在中德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2007DFB70200)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E10)的资助下,在MAPGIS及对SQL数据库应用的基础上,在优势指数法模型的支持下,整理了黄淮平原区25个地级市的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各种作物的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该区域内秸秆资源信息的SQL数据库,结合黄淮平原区县域、市域和省域的空间信息数据,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流程,对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基于VC开发语言以及MAPGIS二次开发组件,建立了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包括:①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的分析;②系统的设计;③数据库的建设;④系统的实现。全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在引出主要内容之前对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研究现状和秸秆资源统计及利用现状做了一定的阐述,然后讲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数据库建设、秸秆资源空间分布和利用方式分析,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开发,最后一节中论述了本文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开发环境及工具以及数据库的建设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黄淮平原区的位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第三部分遵照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流程图对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系统的设计,对数据来源、系统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做了分析,然后详细的介绍了对系统进行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中详细设计的内容本文以两节内容表示,分别是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数据库设计。第四部分介绍了黄淮平原农田秸秆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用户管理、数据源管理和浏览数据,数据查询功能如县域数据查询功能、市域数据查询功能和省域数据查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如地图操作、对比分析和作物优势指数分析功能,数据更新功能,备份及恢复功能以及预测功能分析功能模块的实现。第五部分总结论文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得出结论,并且对系统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水平和区域政策的缩影。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发展方向是保持并提高生态
英语阅读能力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无形中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英语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教书育人。  一、分析学生存在自主性阅读障碍的原因  1.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把握能力不强  单词既是简单的又是深刻的,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英语单词清清楚楚、直直白白地展
水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面临急剧威胁,水资源危机正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
乡村旅游以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成为满足都市人群放松身心、缓解情绪、陶冶自然和文化寻根的首要选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已成为
目前,针对农村发展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GEF项目已在甘肃省内实施,这是对农户生计结构理论的新实践。农户家庭生计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转变,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