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24例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疾病,早在1939 年Wib erg提出了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 ,DDH)的概念。DDH 多数到成年期被查出。DDH 是其髋臼浅而垂直,头臼不称,股骨头包容性差,头臼失去正常匹配解剖关系,导致髋关节生物力学破坏,加速了髋关节的机械磨损,过早引起髋关节退变。正常的髋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正常的髋关节的稳定构架主要由深的髋臼和深陷于内的股骨头,其外包裹着坚强厚韧的髋关节囊,其周许多韧带和强大的肌群覆盖构成。正常的髋关节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良好,是同心圆关系,髋关节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头臼的覆盖率新生儿为40%幼儿为60%成人为70%。儿童髋臼的发育主要依靠股骨头对髋臼〝Y〞形软骨的正常刺激。在DDH 状态下头臼失去同心圆关系,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差,达不到生理性同心呈半脱位状态,失去了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的解剖学基础。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多数在20~40 岁之间出现症状。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一般发病较隐匿,在未出现骨性髋关节炎(OAH)之前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继发OAH 则髋部及股部疼痛、跛行,病程进展快,痛苦大严重者在中青年即可丧失劳动能力。X 线检查及测量是了解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臼发育情况,判明病期,指导制定治疗计划的主要依据。近几年螺旋CT 的临床应用及电脑软件的升级,三维CT 成像技术(3DCT)日趋成熟。3DCT 通过参数的反应形态,能较好显示髋臼方向、深度、形态及头臼的对应关系。MRI 对准确全面了解髋臼具体病理改变,尤其是显示软骨的改变与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液粘度的改变、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脑皮质、海马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巴曲酶对兔心脏骤停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和对CPR预后的影响及其机理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
[目的]探讨苏栀消肿膏可能的化瘀止痛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苏栀消肿膏和对照药物正红花油对象性软组织损伤
长期以来,与体育课密度测量密切相关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划分存在已久,且一成不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堂
本文通过阐述自己编创经历中对舞蹈作品结构把握与细节处理的实践及感受,论述了舞蹈创作中结构与细节对舞蹈作品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旨在将亲历的舞蹈编创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
目的: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大中手术后糖代谢红细胞糖酵解通路受抑制,另两条糖代谢的次要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多元醇途径)活跃。我们推测这与氧化应激有关。本实验通过对红细胞
目的在于通过运动和心理健康干预辅以行为矫正来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探讨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效果。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创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脑水肿的影响,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基于对H网通的人才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多维度统计分析,紧密围绕固网运营商业务转型和网络转型战略,为H网通提出了人才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就H网通人才规划的具体推进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心肌组织及缺氧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HIF-1 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模型1、乳鼠心肌细胞在1%O2、5%CO2和94%N2的混合气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