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经历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保生态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渴望提高生活品质、呼吸清新空气的美好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于5月29日在北京开幕,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会议上表示,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扎实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环保题材纪录片在传播环保知识、揭露环境现状、记录环保人士行动、唤醒观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环保题材纪录片是表达环保主题的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对于环保题材纪录片也愈发重视,其创作也得到鼓励和支持,环保题材纪录片成为纪录片叙事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弥补对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方面研究的不足,探索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的价值、叙事的结构、叙事的方法以及叙事的语言,为了防止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创作,为了引起观众对于环保题材纪录片的重视,本文以“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为题,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观摩整理大量相关纪录片的基础上对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从环保题材纪录片的界定引入,进而对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环境和历程进行归纳,重点分析了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现状。在理念层面,创作者对生态环保理解存在偏差;在叙事层面,国际化叙事能力欠缺;在专业方面,创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第二章重点从生态价值、文献价值、审美价值几个方面探讨了的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价值。选题凸显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环保题材纪录片对自身所具有的话语权进行了良好的应用,并勇于担负自身职责,瞻望环境问题发展方向,时刻准备对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危险予以警告。第三章从结构与主题、结构与拍摄现场以及多维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环保题材纪录片的结构就是要架构人物和故事情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相互对抗、碰撞、影响,从而推动情节发展,不断挖掘主题内涵。结构作为情节的驱动力,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向前推进。第四章对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故事化叙事手法营造戏剧感、叙事视角的主观化表达、选题构思与艺术性论证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环保题材纪录片创作者们保证在题材真实、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合理的加入悬念、细节、铺垫、高潮等可以营造出戏剧性的元素,才能提高环保题材纪录片的看点,抓住受众的眼球,赢得受众的青睐。第五章对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语言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画面语言展现大自然生态全貌,揭露自然现状。在同期声方面,利用自然音响展现生态之音,利用人物的同期声,诠释事件的真实。在音乐方面,使音乐的情绪、节奏与画面语言相协调,渲染天人合一的氛围。通过张弛有度、声情并茂的解说词来凸显环保主题。第六章畅想与展望环保题材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前景。新媒体环境的产生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硬件支持和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发挥环保题材纪录片的优势,让更多的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高中国环保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通过对环保题材纪录片叙事方面研究,总结其叙事艺术规律,通过优秀环保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付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