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溯及力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法律的溯及力就是指民事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民事法律事实所产生的法律效力。民事法律溯及力产生的原因在于民法的发展滞后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民事法律纠纷的裁判滞后于民法的变更。民事法律溯及力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民事实体法的溯及力和民事程序法的溯及力、有利溯及和不利溯及、约束性溯及和保护性溯及等不同种类,同时在民事法律运行的各个阶段法律的溯及力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来。国外一些法治国家对民事法律溯及力的处理经验相当丰富,古罗马法中已有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起源,近代各国在法治化进程中使这一原则更加明确和巩固。当代大陆法律系中各国对民事法律对溯及力问题的处理更加合理并更具操作性,英美国家的司法判例也在具体案件中提出了多种溯及模式。在美国学界,学者们提出了理性溯及模式和平衡性测量规则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考虑社会利益的衡量问题。在我国民事法律实践中,一方面必须坚持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在法律实践中运用公序良俗维护溯及、保护性溯及、类推性溯及和理性溯及等四种使法律具有溯及力的溯及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民事主体的正当权益,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处理民事法律溯及力问题时,必须考虑司法判决的既判力和整个的民事法律体系。民事程序法的溯及力要遵循程序从新的原则,解释性法律的溯及力要依附于被解释法律的时间效力,疑难民事案件中法的溯及力问题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以及法的精神等多种构成要素,民事法律中过渡性条款的溯及力问题则要根据具体情形的现实需要作不同的处理。
其他文献
随着新的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等离子等平板产品因其薄、轻、易做大尺寸,无辐射等诸多优点,逐步成为消费类家电的主流。作为传统的家电厂家,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决定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重大课题,知识产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技术供给、制度供给等。以高技术产业为例,从知识产权创造、运营、保护、服务等维
将双向S-粗集上的近似算子推广为程度近似算子,定义了新的近似算子和近似集合,给出了近似算子和近似集合的性质定理,扩大了S-粗集理论的应用范围.
高校教师在实施领导力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领导和行政管理二元化;缺乏校园文化氛围;缺少专业机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措施:首先是从教师角度,通过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培养教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所涉及的大型接地网性能分析、高压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分析以及高压换流站阀厅电磁环境分析等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究了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考察的题目成了近年来中考试题的热门问题,而探索性问题便是其中一类应运而生的新题型。探索性问题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旅行社还沿用传统手工作业或静态商务管理方式,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办公效率低下,激活市场的措施薄弱,客户不能实时了解旅游资源信息,无法异地预订旅游路线。已
请求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大多数研究的语料都是基于以语篇补全测试问卷(DCT)或角色表演方法获取的。以电视剧对白为语料,以监狱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