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流变与开放——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政治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对政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包括了三方面内容:首先是最一般意义上的解构与建构,包括,第一,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体现了一种理性实现的自觉;第二,他们对政治的输入和输出系统施加了强大影响;第三,标志了公共精神和公民社会的兴旺;第四,强化了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其次,强化了精英的大众的联系.第三,发挥了价值的倡导和重新分配功能.在微观层面,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政治作用通过他们同政府、政党、国际政治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发挥.然而,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依然有相当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志愿失灵、独立性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反而使得"国家—公民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更加紧密,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理.对中国来说,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法律设施的稳定和完善以及政府的逐渐支持,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具备了很好的条件,随着这些条件的逐渐完善,中国公民社会的前景将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政府体制改革和加入WTO的前提下,公民社会的形成将促成整个社会在"国家—公民社会—市场"三者基础上的良性运行.
其他文献
该文在学者们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行政垄断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国务院除外)滥用行政权力实施的排斥和限制正常市场竞争的违法行为,它与
制作单位追求综艺节目价值的最大化促使节目创意成为竞争的核心以及先进技术与节目创意密切融合。综艺节目市场化运作的实质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运营、交易、管理与维护。综艺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其中农民问题的解决又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发展的新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中国治国理政所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是共产党执政思想必不可少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