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带)内,区域上处于小江断裂西侧、普格-宁南断裂北东侧及会理-宁南断裂南东侧。三条断裂两两交汇,形成有利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的三角形构造结。为研究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运矿通道及储矿空间。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并根据研究区已揭露矿床(体)的特点,运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了研究区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和找矿,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铅锌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主要赋矿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上段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硅质条带(燧石条带)白云岩;主要控矿断裂为走向北西、北北西及近南北向,倾向北东、北东东及东向的断裂构造带(节理裂隙)。(2)研究区铅锌矿床(体)沿北西、北北西及近南北向构造带分布,在其派生节理裂隙发育部位,矿体变厚变富,构成了研究区“入字型”控矿构造型式。(3)通过对构造地球化学数据的因子分析,确定研究区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一般包括As、Cu、Pb、Zn、Ba、Mn、 Mo、Bi、Sc、Th、Yb、Sr、Ga、Nb、 Co、Sb、Ta、Cr、Cd、Ni、Ti、V及Zr等元素,结合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成矿环境主要为中-低温环境;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主要来源于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次为会理群通安组地层);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及复杂性。(4)通过对因子得分值进行处理,得到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图,再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图与地质图叠加得到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分析已知矿体构造地化学异常特征,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形态为椭圆形,其长轴方向为北西、北北西及南北向的异常往往指示其深部或者其上部存在矿(化)体。(5)依据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共圈定找矿靶区4个,其中Ⅰ级靶区两个,Ⅱ级靶区两个。经工程验证,骑骡沟2450米中段Ⅰ级找矿靶区钻孔揭露视厚度3米的矿(化)体,Pb+Zn品位>5%,其他靶区普遍见矿化,证明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中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