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性教育的缺失一直是我国尚未解决问题。近年来性侵儿童案件频发,反映出我国对于14岁以下,特别是小学阶段儿童性教育的严重缺乏,以及学校和家长的性教育意识相当薄弱等诸多问题。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儿童的性欲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小学生正处于性欲的潜伏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儿童的性腺比过去更早觉醒。伴随着儿童性疑惑的提前产生,在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及建立性意识的社会化过程时,防止社会不良风气与恶劣信息侵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尽早地培养儿童正确的性观念,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通过对成都市几所小学实施性教育的状况展开调查与访谈,以了解其实施性教育的过程与效果,并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源,并就此提出改进小学性教育的策略。调查表明,作为相当发达的城市,成都市小学的性教育尚未均衡开展。调查的小学中,有两所学校是按照规定的课时及内容对学生实施了性教育,另外两所小学则采用了多科目渗透的方式对学生实行性知识普及。研究发现,小学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性教育的课时难以充分保证;性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陈旧;性教育的方式不够丰富灵活。分析表明,小学性教育的实施问题要从教师、学校、社会及政府等方面寻找根源,具体包括:教师缺乏实施性教育的综合素养;学校没有性教育实施的健全机制;社会及政府没能提供小学性教育实施的良好环境。为此,基于小学性教育实施的问题与根源,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况及小学生的身心状况,并吸取世界儿童性教育模式的有益经验,改进小学性教育实施状况的主要措施在于: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在性教育方面的主导功能;第二,大力加强家庭对学校性教育的支持力度;第三,政府部门应给予小学性教育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第四,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性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多种措施共同作用,将积极推动我国小学性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小学生的顺利成长提供更为充分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