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碳气溶胶研究已成为国际大气化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全部,内蒙古和山东的大部分,河南和辽宁等省的一部分,是我国大气碳气溶胶排放的一个重要区域。研究华北地区碳气溶胶的排放状况,建立一个全新的华北地区碳气溶胶排放清单,对该地区的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元素碳(EC)、有机碳(OC)气溶胶排放因子,并对其加以分析比较,尽量采用能真实反映我国污染排放状况的排放因子。本文使用最新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从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估算了华北地区各市(地区及以上级)2003年EC、OC的排放量,并根据相应的指标将各市数据划分到其所属区县。同时,本文仔细调研了华北地区的大中型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肥厂和炼焦厂等,根据各厂2003年的产品产量,估算了各厂的EC、OC排放量。将各大工厂排放数据从其所属的区县数据中扣除,然后将各区县剩余数据按面源进行插值,将各大工厂按点源进行插值,最终得到了华北地区2003年EC、OC 0.10经度×0.10纬度的网格排放清单。按照文中计算,2003年华北地区八省市的污染排放总量为EC 51.92万吨、OC 106.75万吨。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源、汽车移动源和秸秆燃烧是华北地区碳气溶胶的重要排放源。工业源对2003年华北地区碳气溶胶的排放贡献为EC 26.8%、OC 31.3%。汽车移动源对2003年华北地区碳气溶胶的排放贡献为EC 38.3%、OC 22.6%。秸秆燃烧对2003年华北地区碳气溶胶的排放贡献为EC 30.7%、OC 41.7%。其余为民用源和集中供热排放。在工业源中,燃煤和炼焦排放的EC、OC贡献较大,燃煤对EC、OC的贡献率分别为41.9%、58.1%,炼焦对EC、OC的贡献率分别为38.3%,11.4%。钢铁、水泥行业也是工业源中的重点排放行业,两者排放的EC、OC总量分别占工业源的18.1%、24.2%。从污染排放的地区分布看,华北地区的碳气溶胶高排放区域有京津地区、冀南豫北地区、鲁中鲁西南地区、晋中晋南,另外污染高排放地区还有青岛、包头和盘锦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工业或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汽车移动源多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