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板行为/兴趣范围狭窄、社会交往困难、语言发育异常是非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三种主要临床症状。在现实生活中,自闭症儿童所具有的刻板行为会成为阻碍其与他人互动、妨碍本身学习、阻隔个体日常生活正常参与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刻板行为成了阻碍个体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对刻板行为的日常干预往往效果不佳,教师、家长都为此感到困惑,难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社会故事干预法来改善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问题的最终改善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本研究以两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刻板行为逐一以讲授社会故事的方式进行介入,进行为期3个月的个案研究。两名研究对象的目标刻板行为,具有持续时间长、经多种方法反复干预,但效果不明显,行为本身具有对自身有较大伤害、明显妨碍被试生活、阻碍被试社会融入的特征。因此,研究者采用社会故事法,在明确个案行为发生原因、需掌握的具体规则/技能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为个案量身编写特定的社会故事,并予以干预。通过社会故事的干预,探讨非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接受社会故事介入后刻板行为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验四个阶段折线图直观分析,表明社会故事法对两名被试干预持续有效,呈下降趋势,有继续干预的意义。综合对比个案一和个案二的数据分析结果、家长/教师评价结果和研究者观察分析结果呈现: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论如下:1、社会故事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非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发生率;2、社会故事干预退出后,干预效果具有维持性;3、社会故事能有效帮助非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掌握社会规则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