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对4-5岁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岁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科学系统的运动干预对该年龄段儿童的成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当前,有关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的调查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学龄前儿童实施运动干预具体方案的研究较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选取北京市某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68名4-5岁学龄前儿童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实验组39名儿童实施特定的运动干预,主要加强实验对象的平衡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并辅以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练习;而对照组29名儿童只参加幼儿园日常的体育活动。实验周期为12周,每周实施2次运动干预,每次1小时。实验指标选取身高、体重、10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以及心率、呼吸差等为测试指标。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施运动干预前后各身体指标的增长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推断运动干预的有效性,其研究结果如下:1.对4-5岁学龄前儿童实施以平衡、柔韧、灵敏、速度素质为主,力量、耐力练习为辅的运动干预,可促进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发展。2.实施运动干预方案对4-5岁学龄前儿童体重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施运动干预方案对4-5岁学龄前儿童身高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实施运动干预方案对4-5岁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得分具有一定影响,女性身高体重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运动干预方案对4-5岁学龄前儿童的速度素质、平衡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对平衡素质、柔韧素质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6.运动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立定跳远指标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方案对4-5岁学龄前儿童下肢力量的干预效果不明显。7.运动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的心率、呼吸差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正>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的规律趋势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关键环链,教师在职培训直接关系着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以哈贝马斯的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为分析框架对我国教师培训进行现实观照发现,我国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强制执行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虽然法律法规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是暴力事件却屡屡频发,没有达到法律法规预想的结果。我国房
近年来,药品问题层出不穷,相关违法犯罪屡见不鲜。为此,国家为了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在200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中,降低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门槛。但是,新司法解释
随着人类活动的需求、工程建设的发展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交通基础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公路建设已深入西部山区。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公路翻山越岭,随处可见的各种陡坡路段,因此
责任保险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扩张史。保险标的种类在扩充,新险种在不断涌现,赔付水平在不断提高。不过,责任保险在扩张过程中充斥着各种问题和疑惑。本文拟从法学的视角,对责
目的了解育龄夫妇对地中海贫血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知识知晓率的有关因素,为更好的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促进育龄夫妇主动接受地贫干预服务提供
在中国,有一个有趣现象,大凡乱世将至,总有民谣四起。研究桓灵之际的历史,读《后汉书》,便会时不时碰到各种民谣,或针砭现实,或褒贬人物,或表达社会公意,或预言社会变故。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