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就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迄今为止已有8年多,加入WTO是一柄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应对WTO带给我国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就依赖于高校。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本身在这个浪潮中也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威胁。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提法的层次上。我国没有可以和哈佛、麻省理工、剑桥、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的高校。同时,由于高校扩招,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预计将会超过600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人才的素质、竞争力也急需提高。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关键就在于高校教师,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战略目标不明确、指标设定的指导性差、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个人绩效和高校的战略目标脱钩等等问题。平衡计分卡,从设定战略目标出发,通过有效的、全方面的沟通,从四个层面和一系列具有因果联系的指标,把组织中每个成员的个人绩效同实现整个组织的战略目标挂钩,将绩效考核提升到绩效管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另一种绩效评价体系——主客观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就尝试着将客观业绩评价(主要是BSC)和主观业绩评价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真正的“综合计分卡”模型,包括四个层次、五个维度,把主观业绩评价上升到第五个维度的高度,提出应以客观业绩评价为主、主观业绩评价为辅的思路,通过针对A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试图解决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终有助于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高校的竞争力,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