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特征研究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河,其河口区作为福建重要的港口区一直深受各位学者的重视。系统地对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开展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研究闽江口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地理资料,还可以为闽江口的开发和保护,尤其是航道整治、港口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高精度、高密度的多(单)波束海底地形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河流和海洋动力环境、沉积物资料以及河口区不同时期的海图等资料,运用GIS技术手段建立研究区DTM数字地形模型。定量地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探讨河口区近60年来地形地貌的变化特点和演变规律,并讨论了影响河口区地形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得出的结论如下:(1)研究区海底地形总体由陆向海倾斜,等深线呈辐射状向外扩散,大致可划分为岸坡与岛礁区、湾口区、现代河口区和陆架斜坡区4个地形单元。北部三沙湾和罗源湾口外海域,水深较大,近岸海底起伏变化剧烈,而离岸海底地形较为平滑;南部闽江河口区及其以东海域,水深相对较小,地形较平缓,10~15m海底坡降较大。(2)研究区内海底发育的地貌主要有现代河口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水下堆积岸坡、倾斜的陆架堆积平原等,次一级地貌类型主要为现代水下汊道、河口沙坝、沙嘴、河口边滩、侵蚀沟槽、水下浅滩、潮流沙脊群等,尤其是闽江口外发育一定规模的活动的水下梳状潮流沙脊群。(3)闽江河口区近60年地形地貌演变表明,河口淤积区主要分布于水动力条件较弱以及泥沙含量较高的区域,冲刷区则主要分布于水流转向或水动力条件较强区域;根据不同的侵蚀强度,河口区大致可分为弱淤积区、强淤积区、弱冲刷区、强冲刷区以及稳定区等5个区域;河口水下三角洲除北部顶处和南部底处有向海发展的趋势外,整体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4)区域地质构造、闽江径流量及输沙量变化、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是控制或影响闽江河口区地形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构造运动对河口区地形地貌形成和发育起基础作用,径流和潮流则是河口区各地貌体形成最直接的外部动力。风浪及风暴潮浪对河口沙坝的的改造,人类活动引起的入海泥沙量减少、河口岸线的变化以及建造的构筑物等是河口水下地形发生侵蚀或淤积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境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从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境旅游的国家,出境旅游人数达9819万人次,消费总额达5582
煤矿开采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控制采煤引起河川径流量锐减、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抓手。针对煤矿开采对黄河河川径流量及区域水资源影响的机理,从野外补充观测及数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的同时,出口企业面临的出口贸易技术壁垒越来越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概况及技术性贸易措施(
人工智能时代,会带来新一轮的工作革命,在"科技越发达,人性越要绽放"的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有创造力、沟通力、学习力的创新型人才。儿童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期。儿童画由于
市场营销道德是用来判断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其存在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对市场营销道德性的判断必须兼顾企业和社会两个方面.要通过对市场营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