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四季诗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中兴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歌创作数量颇丰,流传至今有九千三百多首。这些诗歌中将近四分之一数量的篇目传达出一定的季节感,其中在题目上明确标明诗歌季节的四季诗达一千三百多首。由此可见,陆游诗歌创作与季节有着紧密关联。但目前学界对陆游诗歌的研究仍多集中于爱国诗、闲适诗等方面,其诗的季节性虽已有学者关注,但研究著作、角度尚少,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本文以陆游的四季诗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探讨。首先是陆游四季诗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生活地域的特色探究。夔州赴任前陆游长期居东南,存诗数量尤其是四季诗的数量较少,且时间跨度大,无明显阶段性特征。乾道六年入蜀之后,诗歌数量明显增加。诗人笔下的蜀地景致、蜀中生活,诗中流露的个人情感,使得诗歌总体呈现出从愁苦压抑到渐趋平和的感情基调。五旬东归之后,仕途波折,不受重用,诗中常表露抑郁不平之气。淳熙十六年陆游开始退居山阴,经历了人生起伏波折的诗人早已看尽千帆,更多的关注生活,体味人生,四季诗整体基调明朗。从整体数量观之,陆游四季诗呈现季节分布不均的状况,春秋季明显多于夏冬季,是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各季不同的气候、物候现象及其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状况。而社会人文因素则包括季节书写的传统文化环境、陆游自身的时代人生背景以及宋代的节日习俗文化。季节是陆游四季诗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因素,在对其进行呈现时,诗人采取多种方法,既有描绘自然景物,记录人类活动这类较为直观可感的季节表现方式,亦有化用前代诗歌与典故去表现季节感。这些季节描写多作为诗歌背景,还有少部分作为诗歌的吟咏主题。季节描写中所运用的季节意象承载着诗人深厚的情感意蕴,虽然一年四季中带有季节性的物象很多,但在陆游诗歌中,雁、梧桐、砧声这三种秋天意味比较突出的意象为其典型代表。陆游四季诗的抒情也极具特色。较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伤春悲秋为主的抒情模式,陆游四季诗有所突破,春夏秋冬各季都有悲、喜两种相对丰富的情感类型。抒情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特色,除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外,诗人还通过想象、梦境勾画虚拟的景象用以传达内心的情感,即所谓的造景传情。此外,还有部分四季诗的情感抒发与所处季节景象无紧密关联,表现为同景异情、同情异景。文章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对陆游四季诗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期研究,对其各季节分布状况、季节表现、抒情进行探讨,从多个角度解读陆游四季诗。
其他文献
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一运一踩”的练习方法贯穿整堂课,让学生感知运球时的触球部位,把握力度;听哨音及时地踩球,迫使学生尽量轻触球,解决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踢球后追球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