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系统是一种变革性余热回收利用工艺,其吨矿发电量有望提高100%,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指南中。余热锅炉是该回收系统的能量转换设备,连接着竖罐和汽轮机,决定着进入汽轮机入口蒸汽参数,进而决定着后续的吨矿发电量。与传统的环冷机模式相比,本工艺中余热锅炉进口热载体(即来自于余热回收罐体的冷却空气)温度要比传统环冷机模式高出100~130℃,流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余热锅炉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重新审视和设置。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已初步研究并确定了余热锅炉的总体结构型式、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但其存在着运行和操作费用较高导致经济性不佳、受热面管束结构不科学等不足。基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某年产390万吨烧结系统为例,对锅炉各换热器(即受热面)管束结构型式重新选取,利用MATLAB编程优化了受热面管束规格、管间距等几何参数。其次,对锅炉出口蒸汽参数进行热经济学优化,得出了锅炉适宜操作参数。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如下: (1)对锅炉高低压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等各受热面管束结构型式重新选取,基于遗传算法,采用MATLAB编程,以最小年度化费用为目标函数,优化了管束尺寸、管间距等锅炉结构参数,分析了翅片管几何因素对受热面内流动和传热的基本影响规律。 (2)受热面的循环泵(给水泵)年度化费用随管内工质流速增大而增加,呈二次方关系;各受热面锯齿型螺旋翅片管存在最佳锯齿深度,最佳锯齿深度占翅片高度的30~50%。 (3)在受热面几何参数优化基础上,以最大年度化收益为目标函数,基于遗传算法,采用MATLAB编程,对锅炉出口蒸汽参数进行热经济学优化,得出了锅炉适宜操作参数,并探讨了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对锅炉功率、初始投资和各项年度化费用的影响规律。 (4)锅炉发电量随高压蒸汽温度、高压蒸汽压力、低压蒸汽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低压蒸汽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高压蒸汽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最大,450℃以后,随着高压蒸汽温度增加,锅炉的运行费用快速增长,综合年度化收益增长缓慢。 (5)某年产390万吨烧结余热罐式回收系统,烟气温度540℃,流量62.5万m3/h,锅炉最大年度化收益对应的锅炉蒸汽参数为:高压蒸汽压力4.49MPa,高压蒸汽温度450℃,低压蒸汽压力0.33MPa,低压蒸汽温度235℃,发电功率21.02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