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盘与原行星盘的红外辐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周盘在早期恒星演化与行星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外辐射是探索星周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AKARI/FIS亮源数据库(AKARIBSC)是一个无偏的全天巡天AK ARI的涵盖65到160微米的远红外点源数据库,为寻找星周盘提供了独特的数据库。本论文详细介绍了作者在博士期间利用AKARIBSC去寻找残盘与原行星盘的两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主要讲述AKARI/FIS探测到的亮残盘候选体。我们用Hippar cos的主序星数据库匹配AKARIBSC,证认了至少一个远红外波段探测的源共136个,匹配的可靠性大于90%。在排除了57个污染源或者是其它红外超的源比如YSO、Be星等,和4个没有红外超的源后,一共得到了75个残盘候选体。我们的样本源光谱型分布从B型到K型,早型的占主导。这是目前为止用全天巡天数据寻找到的唯一一个很亮的残盘候选体样本,巡天的空间分辨率比前一个全天样本所用巡天IRAS高出8倍多。再者,通过搜集其它公布的红外测光数据,样本中约四分之三的源具有多于一个波段的红外超辐射,从而可以估计尘埃的温度。我们用黑体模型去拟合这些源的SED,得到盘的参数及其统计分布。其中4个B型星具有4个及以上的波段红外超辐射,我们用双温的黑体模型拟合得到它们的温度,高温在200K或者100K,低温在50K或者40K。  第二项工作是关于我们寻找AKARI/FIS中的长寿命原初行星盘。基于他人做的AKARI/FIS的年轻恒星体样本,我们通过匹配Hipparcos的数据库共计得到25个源,匹配可靠性大于为90%。在排除了行星状星云和红巨星等4个源后得到太阳系附近的21个年轻恒星体,恒星的光谱类型分布从B型到M型星。利用Hipparcos精确的三角视差测量,定出源在赫罗图的位置分布,进而与理论的演化轨迹等时线比较估算恒星的年龄。结果发现样本中存在2个年龄大于10Myr的年轻恒星体。再者,通过搜集中红外WISE的数据,构建这2个源的光学至红外能谱分布,发现这2个源是Ⅱ型年轻恒星体,即有原初行星盘。换而言之,我们在AKARI/FIS的年轻恒星体样本中共找到了2个长寿命原行星盘。利用Liu的理论模型对这两个源做能谱拟合,得到了中心星的光度和有效温度,继而利用Siess的前主序演化轨迹得出这两个源的年龄分别为14.1±4.2Myr和16.8±4.4Myr。长寿命原行星盘的存在对行星及其宿主恒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在空间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粒子速度空间各向异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相空间不均匀性易诱发等离子体不稳定性。Weibel不稳定性就是由于电子温度或者动量各向异性
众所周知,天体物理吸积盘是具有反常黏性的流体盘,盘内物质的黏性至少比通常物质高8个数量级.这种反常黏滞问题长期困惑天体物理学家,但最近被李晓卿等人解决了(Li X.Q.et al
宇宙中,物质通过引力聚集成团.对这种大量自由度的引力系统需要进行统计性的研究,其中重要的方法是利用统计相关函数.该文主要讨论星系成团的两点相关函数.我们首先对星系和
本文以广义相对论为基本框架,使用微分方程及其定性理论,研究了宇宙演化中的两个问题,包括暗能量和宇宙极早期的暴涨. 本文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标准宇宙学、热大爆
学位
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刻画星系空间分布的几何拓扑结构的方法—菱形12面体方法(T.Kiang2003),并应用于IARS/PSCZ星表中,发现对于一个由光度和距离限制的样本而言,星系分布的空间结构
督查工作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党委办公室的一项本职工作,在改革发展处于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好督查工作显
该文介绍了描述晕暗物质密度轮廓的NFW模型和三轴椭球模型,并比较了两者运用于团内气体分布,质温关系等所得结果的不同.将之与观测,理论相比较其优劣.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
伽马暴(gamma-ray burats,GRBs)是宇宙中发生的最明亮的事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对它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展。但GRBs的起源问题仍然没有能够很好的同答。本文评述了GRBs及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