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鼻炎是以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伴分泌物增多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中医学理论,慢性鼻炎相当于中医"鼻窒",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辛菊雾化液喷鼻吸入改善气滞血瘀型慢性鼻炎患者鼻通气功能,观察其治疗前后鼻塞症状评分,同时测量鼻气道阻力(NR,简称鼻阻力)变化情况,观察辛菊雾化液改善慢性鼻炎鼻通气功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探索治疗慢性鼻炎多样性治疗途径,发挥中医药优势,同时为鼻通气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与临床依据,并丰富中医外治法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从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鼻炎患者气滞血瘀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辛菊雾化喷鼻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喷鼻每2日1次,每疗程不少于3次,中药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收集基本病例资料,于治疗前后行鼻塞症状评分及鼻阻力测量,建立临床数据库,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鼻塞症状评分、鼻阻力值变化情况,并运用SPSS20.0软件对所测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纳入气滞血瘀型慢性鼻炎患者6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治疗前在客观鼻阻力测量、主观鼻塞症状评分、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数据均衡,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鼻阻力平均值分别为:1.808±1.059、1.476±0.947 kPa · s/L,治疗后分别为:0.770±0.734、0.509±0.476 kPa·s/L,辛菊雾化组与单纯中药口服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鼻阻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辛菊雾化组鼻阻力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塞症状评分,辛菊雾化组与单纯中药口服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菊雾化组与单纯中药口服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两组效果有差别。辛菊雾化组平均秩次为27.03,单纯中药口服组平均秩次为33.97,可以认为辛菊雾化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口服组。两组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运用辛菊雾化喷鼻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慢性鼻炎患者主观鼻塞症状,且降低慢性鼻炎患者的鼻阻力,改善鼻通气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缓解慢性鼻炎鼻塞的一种有效的非手术途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辛菊雾化喷鼻对改善慢性鼻炎鼻通气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