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抑价是指企业IPO首日股票的收盘价大幅高于企业股票IPO的发行价格,这一现象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等诸多因素影响。而由于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企业在进行外源融资时会受到一定的融资约束。本文创新性地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IPO抑价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IPO定价的影响机制。企业IPO定价一方面要考虑能够以最有利的价格为企业筹集到最多的资金来实现以低成本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能够通过IPO获得上市公司身份,建立起符合监管的信息披露机制,帮助其获得资本市场关注、减轻信息不对称,并获得后续增发等融资渠道,从而帮助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企业的IPO定价需要在低成本筹集资金和通过上市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之间寻求平衡。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通过IPO上市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带来的利益会相对较大,因而愿意承受更大的IPO抑价率。接下来,本文分析了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变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的特征相关,如企业的资产规模、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等;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存在差异,处在不同地区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也与其所处金融市场的环境有关。其次,本文以2001年11月2日至2015年7月2日间上市的A股1727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公司规模、公司年龄、公司杠杆、现金流量和企业所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指标作为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s, DAG)分析法,对融资约束和IPO抑价率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企业上市前的资产规模与企业的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从而企业的IPO抑价率也越低;同时,金融市场化指数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落后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企业融资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也更加困难,从而面临着更强的融资约束,IPO抑价率越高。最后,本文从融资约束对IPO抑价的上述影响,对注册制改革、金融资源地区配置以及企业自身融资约束改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