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液压技术在各个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对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事实表明,液压设备的工作可靠性与油液的污染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的资料统计说明,液压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85%是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因此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已成为国内外液压行业和各工业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液压系统中的污染物,指混杂在工作介质中对系统可靠性和元件寿命有害的各种物质。液压系统内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固体颗粒、水、空气、化学物质、微生物和污染能量等。在这些污染物中,固体颗粒是液压系统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据资料统计,由于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压系统故障占总污染故障的70%。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液压污染控制的基本内容和目的是通过污染控制措施是系统油液的污染度与关键液压元件的污染耐受度达到合理的平衡,以确保元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提高元件工作寿命和可靠性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研制耐污染的元件,从而改进元件的设计参数、结构和材质等方面提高元件耐污染性能。二是采取控制污染的措施,降低汕液的污染度。经验表明,后者是一条更为经济而有效的途径。
为了有效的控制液压系统的污染,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元件和系统进行清洗,清除加工和组装过程中残留的污染物。②采取防止污染物侵入系统的措施,控制从外界侵入的污染物。③在液压系统中采用高效能的滤油器,在工作中不断滤除内部产生的和外界侵入的污染物。
本文通过对污染物的分析、污染物的成份分析方法、油液污染度的等级标准及测定方法、污染控制与管理等几方面内容的探讨,利用相关的检测方法、实验方法,参照国内外各专家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掌握污染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液压系统进行严格的污染控制,使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在关键元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减少污染磨损,防止突发性故障,提高液压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