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非手术分期与术后分期比较及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1】与根据第8版AJCC/UICC食管癌TNM分期标准进行的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及两种分期标准对食管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术前CT及钡餐等,采用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行术前分期,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运用第8版AJCC/UICC食管癌TNM分期标准行术后分期。采用Kappa法检验两种分期标准的各期患者分布一致性,并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种分期各T、N及TNM分期进行生存分析。对可能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入组148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1-54个月)。1、2、3年生存率为82.0%、51.2%、20.5%。(2)术前分期与术后分期符合情况:104例患者T分期相符,符合率70.3%,Kappa值0.528,一致性中等;100例患者N分期相符,符合率67.6%,Kappa值0.470,一致性中等;90例患者TNM分期相符,符合率60.8%,Kappa值0.402,一致性中等。(3)两种分期标准的T、N及TNM分期的生存曲线均能较好分开,对预后判断有预示作用。(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UICC T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饮酒史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草案)与术后分期一致性中等,并且能够将各分期生存曲线分开,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食管癌临床分期方法。年龄、肿瘤部位、UICC T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饮酒史是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预后有较好判断作用。
其他文献
油气田开发的技术经济界限是一个新油气田是否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油气田开发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参数。文中根据高含硫气藏特点建立了总产出模型,修改了单井初期产量
<正>医院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近30年才在我国得以发展,而药学服务在我国民生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1]。200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我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