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WC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复合镀从普通的化学镀和电刷镀,发展到复合镀直至纳米颗粒复合镀,是为了满足装备零件在高速,重载等恶劣工况下的服役要求。采用纳米颗粒复合镀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制备具有优良耐磨性能的纳米颗粒复合镀层。本文采用综合性方法(包括超声波、机械搅拌、表面活性剂等)制备纳米颗粒复合镀镀液,通过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从而选择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和组织形貌,研究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及纳米颗粒对镀层的强化机理;对镀件进行热处理,分析热处理前后镀层中组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硬度和耐磨性,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优化了镀层制备工艺。当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为1 g/L,搅拌速度为200 rad/min,镀液pH值为4.5,施镀时间为3小时,可以使施镀速度达到最快(5μ/h),并且得到组织均匀、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复合电镀层。用SEM和XRD观察分析了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探讨了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的强化机理,即:细晶强化和第二相质点强化。复合镀层表面纳米颗粒分布均匀,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对纳米颗粒化学复合镀层进行了200℃、400℃和600℃的热处理,发现WC纳米颗粒在热处理过程中没有任何组织结构改变,而镀层的基质Ni-P由非晶态转变成晶态,随之硬度和耐磨性也得到了提高,其中经400℃热处理后的性能达到最佳,硬度达到1150 HV,摩擦磨损系数约为0.1。对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形貌进行了SEM观察,表明在磨损过程中,弥散分布的纳米颗粒通过阻碍位错的滑移来阻碍塑性变形的发生,并对复合镀层起到了硬质强化作用,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揭示了纳米复合镀层具有优良抗接触疲劳性能的本质。对纳米复合镀层组织与抗微动磨损性能关系的研究阐明了纳米复合镀层的抗微动磨损机理。纳米复合镀层细小的组织结构、高硬度和弥散分布的纳米颗粒以及微动磨损过程中纳米颗粒对磨屑层的再强化,提高复合镀层磨损面的塑性变形抗力,抑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使纳米复合镀层具有较高的抗微动磨损性能。
其他文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文化产业成为推进三地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策略。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所存在的重要意义,从宏观机制、文化
随着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转变,其特征生动地反映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之间,同时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治理理论背景下,从"多中心治理"视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个体、社会价值和地方课程的"适应、理解、超越"三种品质为探索地方课程价值提供了可能。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价值表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新一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数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随着制造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深入地进行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
在城市森林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森林规划范围及其调查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城市森林规划的层次、城市森林规划的现状调查内容、重点和工作流程,针对城市森林规划基础资料收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探讨IL-23/IL-17通路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纳
本文以魏玛共和国之失败所引起的自由主义与反自由主义的学理交锋为主要考察对象,围绕施特劳斯、阿隆对韦伯的现代性问题和政治哲学思想的评论,着重揭示他们对现代性社会中相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CAP)脂质体以及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并考察脂质体及脂质体凝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CAP脂质体,以卡波姆-941为基质制
人工湿地是利用生物自净功能,低成本投入、低运行费用、低能源消耗耗的环保型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可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在高科技园区,以
中国是镁资源大国,但是目前的产品及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针对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尽快开发一种短流程、低能耗、高质量镁合金薄板的生产工艺,是当前市场对镁合金生产厂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