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的核桃主栽区中选取杂交核桃、引进核桃及乡土核桃三个类群共40个核桃单株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树形指标、腹径、缝径、果高、单果干重、仁重、出仁率、饱满度、粗脂肪、粗蛋白、矿质元素(P、Fe、Ca, K、Cu、Zn、Mn等)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等,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为选择适宜的坚果品种及育种条件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核桃表型性状的研究得出:核桃总体的树体形态及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大,差异不显著。杂交核桃的三径平均值和出仁率最大,分别为3.615 cm和50.434%,引进核桃其次,乡土核桃最小。40个核桃单株的三径平均值范围是2.723-4.296 cm,M2的三径最大(腹径3.882 cm,缝径3.65 cm,果高5.357 cm);ZS8的单果重最小,为6.597 g;YB的单果重最大,为24.924 g;YB的仁重最大,为11.567 g,是最轻仁重(ZS10)的3.038倍。壳厚范围是0.055-0.149 cm,ZS8壳最薄,YX最厚,最厚壳是最薄壳的2.709倍。果型的大小直接关系着核桃的经济状况,较大的有M2、YB、JX3等,主要是引进核桃,相反果型较小的有ZS11、ZS10、SMZ,主要是乡土核桃;出仁率较高的几个品种为SZ8、XL21、SC13、SZF5、M2等,主要是杂交核桃。腹径、缝径、果高、单果重、出仁率等性状在5%显著水平上核桃单株间差异显著,坚果单果重、仁重、壳厚、饱满度等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总之,杂交核桃的综合性状较稳定;乡土核桃的综合性状稳定;引进核桃的综合性状不稳定。(2)核桃坚果营养品质的研究结果为:粗脂肪的含量是44.37%-72.48%,粗蛋白的含量为17.04%-29.15%。杂交核桃的Vc和粗蛋白的含量均比其他两类核桃的含量高,粗脂肪含量却最低;引进核桃的粗脂肪含量最高,Ve和粗蛋白含量最低;乡土核桃的粗脂、粗蛋白和Ve含量居中。40个核桃单株核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显示,核仁中K元素的含量最高,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Cu的含量最低,不同核桃单株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核桃类群的矿质元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引进核桃的P元素含量最高,为228.69 mg/100g,乡土核桃的最低,杂交核桃居中,但是变异系数最大,为30.854%;Ca、K元素,杂交核桃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48.562mg/100g和371.359 mg/100g,乡土核桃的含量最低;Mg、Cu、Fe、Mn、Zn元素,乡土核桃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类核桃,而引进核桃的含量最低,杂交核桃居中。杂交核桃的P、K、Mg、Cu和Mn的变异系数均比其他两个核桃类群的变异系数高;引进核桃只有Zn的变异系数较其他两个类群大;乡土核桃的Ca和Fe的变异系数是三者中最大的。(3)主成分分析结果:前6个主成分提供了原性状78.132%的信息,通过构建单株核桃的综合评价指数得知:SC13、SZ14及SC12等杂交核桃品种的综合性状优良,品质甚佳,值得推广。(4)聚类分析显示:三个核桃类群40个单株聚为4类:第1类,薄壳高蛋白核桃,具有壳薄的显著特征,仅为0.110 cm,极易取仁,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3.399%,主要代表单株为SC13、SZ14、SC12、ZS6、YX, SMZ等,既有杂交核桃、乡土核桃,又有引进核桃,以杂交核桃为主;第Ⅱ类,普通优质核桃,果形较大,三径平均为4.189 cm,单果重为15.202 g,粗蛋白含量较高(22.42%),只有JX3,为乡土核桃;第Ⅲ类,高矿质核桃,其特点是矿质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中K元素的含量最高,为796.687 mg/100g,Ca含量为243.858 mg/100g,Zn含量为44.899 mg/100g,这三种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在这四类核桃中含量均是最高的,只有SL2,为杂交核桃;第Ⅳ类,巨型高脂肪核桃,果大,三径平均为4.079 em,单果重为22.338 g,是普通核桃质量的2倍;粗脂肪含量极高,为70.305%,出仁率较高,为48.165%,有YB和WM两个单株,为引进核桃。核桃三个类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但是类群间遗传距离变幅较大,遗传背景复杂,为核桃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