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认为现代汉语副词“都”有三个语义功能:表全称量化、表语气、表已然,一般分别称为“都1”、“都2”、“都3”。本文将重新审视所谓的表已然的“都3”的性质和语义功能。以往的研究尤其是各大辞书对副词“都”的释义大多倾向于“都”具有表已然的用法,即所谓的时间副词“都3”。本文将在构式语法的理论背景下,从句式着手,将单个副词“都”置于相应的“都”字句中考察其性质和语义功能,最终得出结论:副词“都”并不具有时间副词的州法。所谓的“都3”其性质实际上是语气副词“都2”,表强调语气。本文第一部分简单比较了所谓的“都3”和时间副词“已经”二者之间的用法,发现两者不可等同,即对“都3”是表已然的时间副词这一结论产生质疑。接着第二、三部分则从句法结构、句式意义、信息结构这三个角度来探讨“都3”字句和“都2”字句的关系,从而揭示出这两种句式的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无本质区别。由此初步判断,所谓的表已然意义的时间副词“都3”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种用法仍然属于语气副词“都2”的用法——表强调,强调说话人预期中最不可能发生的动作或状况事实上的确发生,从而传达一种出乎意料的语气。在前文讨论的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进一步从句式义和单个副词义的互动观入手,在共时平面上基本建立起各种“都”字句(不包括表全称量化的“都1”)的关系,并简要分析了两类“都2”字句句式义和副词“都”语义之间的关系,尤其重在说明所谓的“都3”字句的构造机制,从而揭示副词“都”表强调这一语义功能的来源——由整个“都”字句句式义逐渐沉淀剑单个副词“都”上所得。由此,最终确认所谓的“都3”的准确性质和语义功能。本文希望通过详细地论证而非语感米重新判断所谓的“都3”的性质和语义功能,并借此个案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构式语法”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价值和局限以及如何为副词归纳义项等重要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