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它的出现能够弥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小额信贷方面的功能缺陷,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剂农村的资金融通,以满足农村居民和乡镇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障农村资金互助社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发性和互助性等特点也使其运行机制不同于一般的以营利性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基于此,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监管制度在内容上也不同于对一般的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监管框架的现状考察入手,在分析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相关问题进行概述。首先从学理上和法律上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界定,接着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所具有的几个特征——互助性、自发性、社区性、运行成本低廉性等,最后阐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背景、存在意义以及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此部分的论证将为下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以对农村资金互助社整体运作机制的法律监管现状的考察为切入点,从监管主体及其职权、监管模式、监管方式和监管范围等四个方面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性分析。进而在实证考察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现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以致许多有资金需求的村民和村镇企业不能自发成立互助社以实现资金上的相互融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有限,使资金互助社的运营存在困难;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并导致外部监管效果不明显;行业自律组织还未建立,缺乏有效的社会中间层主体监管制度;监管措施不恰当,欠缺契合农村资金互助社自身特点的针对性监管措施。第三部分是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针对第二部分指出的具体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厘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确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建立宏观的政府多层监管体系,制定中观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会中间层主体监管制度,健全微观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控制度,明确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主体的监管权力,放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准入,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来源保障机制,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存款保险机制以及其他的完善建议等。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互联网从发展到普及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它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网络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社会变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青岛从此沦为德占区,以此为契机,胶济铁路这一年正式开工兴筑,并于1904年全线开通。在此期间,青岛港也得以兴建。贯通鲁省南北部,并在济
刑事和解目的在于恢复社会关系,是一种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后以较为便捷可行的方式来终结诉讼,节约司法成本并有效实现司法目的的制度。刑事和解应用于我国司法
正确处理大企业与小企业关系促进国有商业发展冯昌李培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出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高于物价增长的
<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9册第10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对外往来交流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地域、文化、历史诸种因素之影响,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流明显具有不同的
进入21世纪后,人类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人口革命,这场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场特殊的全球性革命即人口的老龄化,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均衡由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多种因素所决定,这些因素的结构性或冲击性波动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定的商业周期。为保持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降低国际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