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室是教师教学、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约50%的时间在教室中度过,因此研究教室环境品质的现状并创造良好的教室环境品质,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工作学习效率意义重大。本课题主要针对冬季高校教室人员密度大且门窗紧闭的特点,对不同类型教室温度、湿度、噪声、照度和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现场实测,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室环境品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另外,对比分析了夏季和过渡季节的教室环境品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冬季教室中平均温度在12.9℃~18.0℃之间,平均湿度在44.1%~56.0%之间;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大体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室内湿度的波动随平均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对热舒适的满意度过渡季节的最高、冬季的最低;热期望温度女生组的高于男生组的、南方组的高于北方组的;热舒适指标理论值与实际值不一致。2.75%的教室平均桌面照度值达标;全体教室晚上平均桌面照度为169.4lx,人工照明效果较差;50.5%的学生期望室内再亮一点;学生感觉到的光环境,除与实际桌面照度水平相关外,还受室内外亮度对比的影响;教室中性照度值为142.5lx,期望照度值为507.5lx。3.80%的教室平均噪声级超过允许噪声级最低标准;教室平均噪声级上课状态的比自习状态的高15.6dB(A);受交通噪声影响、无高大物体遮挡情况下,教室背景噪声级提高9.1dB(A)~13.8dB(A);吊扇全开使自习教室平均噪声级增加7dB(A);57.6%的学生认为教室噪声有点烦恼,自习室声环境舒适度阀值为47.66dB(A)。4.可吸入颗粒物以细粒为主;可吸入颗粒物计数浓度阶梯教室的最高、小教室的最低;室内空气品质良好程度与门窗通风程度呈一定的正比例关系;主观症状的发生率受室内空气品质和气温的影响;得到教室环境综合不满意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