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SE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STSE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才。物理教科书包含了大量STSE教育内容,这些STSE教育内容关乎着青少年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与美国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系列丛书中的物理部分(声与光,电与磁,运动、力与能量)作为研究样本,借鉴了Florbela M.Calado等人在2015年建构的科学教科书STSE内容分析检核表。首先运用这个检核表来宏观地对比分析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STSE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科学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再生产、情境学习等相关理论进行微观分析。本文经过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两版教科书均十分注重“历史”趋势,呈现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事件;但美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技术事件的社会情境性比人教版更为缺失。(2)两版教科书均更重视科学对技术的影响,忽视了技术对科学的影响;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没有将科学与技术区别开来,美版初中物理教材将技术视为应用科学的错误观点更为严重。(3)两版教材均过度地关注科学与技术带来的现实价值,关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与局限较少;但美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比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更为重视科学技术过程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这些科学技术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社会制约的。(4)美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缺失;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丰富,但呈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5)两版教科书中争议性科技议题均涉及不足;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更偏向关注社会、经济利益,缺少对政治、个人等方面的考量,而美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涉及的争议性科技议题更贴近生活,值得借鉴。(6)两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均没有充分体现出公民的决策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两个维度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面向物理教科书编写者的建议和面向初中物理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