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垃圾的产生量也相应剧增,在生物质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的同时也为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垃圾的产生量也相应剧增,在生物质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的同时也为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丰富的物料来源。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进行混合厌氧消化,可最大程度地处理其有机组分,降低污染,又可产生沼气,回收能源,一举两得,真正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本试验以餐厨垃圾与猪粪为试验原料,自制CSTR厌氧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连续搅拌厌氧反应器),对半连续式进料条件下的餐厨垃圾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行为进行实验室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有机负荷从0.5、0.75、1.OgVS/L.d递增,直至试验酸化前,pH值维持在7.1左右,VFA浓度经历了反应初期的波动后,一直稳定在900~1400 mg/L之间。消化进行到第66天时,pH降至6.7,VFA升高至5208mg/L,试验出现酸化。当有机负荷为0.75gVS/L.d时即消化第26天系统出现了最大日产气量、最大日产甲烷量和最大单位原料产气率,分别为7850mL、4357mL和0.78L/gVS。不同有机负荷下的平均甲烷含量分别为38%、51%和42%。说明负荷为0.75gVS/L.d时,厌氧消化达到平衡,试验性能最佳。通过对0.75gVS/L.d负荷下的产气过程动力学分析显示,此阶段试验厌氧消化产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y,=w(1-e-k1t)=0.8035×(1-e-0.2067t),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1=0.2067。用此模型来估算该条件下的最大单位原料产气率w为0.8035 L/gVS,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仅为3.0%,本研究为生物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农田栽培是现今人参种植业的主要方向,延边州人参种植面积占我国人参的主产区吉林省人参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目前,农田参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相关研究没有针对性和统一性,严重
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金融产品,为房地产开发拓宽了融资渠道。美国REIT已经发展了超过半个世纪,而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本研究试图分析美国REIT收益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为中国REIT以后市场机制的发展提供参考。1990年美国REIT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本论文分析1990年之后至2014年期间美国上市REIT的负债权益比(Debt-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腐败问题开始凸显。围绕腐败治理这一历史性难题,党和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打击和遏制的对策和行动。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腐
本文主要研究了非自治离散动力系统的一些稳定性问题。首先针对线性非自治离散系统,给出在稳定子空间和不稳定子空间,一致双曲和非一致双曲部分中具有不同增长率的广义二分性
面对多协议并存的通信现状,要求通信终端能具备兼容性和动态可配性。软件无线电的通用性可以解决当下多协议并存的问题,和动态可重构技术相结合后使得通信终端的使用更加便利
天山雪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百草之王”和“药中极品”的美称,是十分珍贵的中药资源,近年来,人们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天山雪莲细胞培养物,经研究表明,雪莲细胞培养物中富含咖啡酰奎尼酸(Caffeoyl Quinic Acid,简称“CQA”)类物质,具有降血脂、抗肥胖的生物活性,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雪莲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纯化的CQA类物质为对象,通过消化酶体外抑制活性实验和高脂喂养大鼠
水面无人船作为水上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发展重点。无人船在水面作业过程中要具有相应的自主智能性,其关键环节就在于对其自主控制的稳定。自主控制中包含对无人船的动力系统控制和航行角度姿态控制。解决上述内容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对无人船智能性提高的一个关键途径。围绕上述内容本文主要以海南大学自主研发的一型双驱电动无人船为平台,开展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和风干扰模型的设计和仿真验
材料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检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医疗信息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填写观察表,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入院病情信息、患者出院病情信息、患者出入院病情对比的治疗效果综合评价。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苯并噁唑(苯并噻唑、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合成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综述了2-取代苯并噁唑的不同合成方法。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以下简称《集萃》)为研究材料,对《集萃》中的俗字进行了详细地整理和归类,揭示了该书中俗字的主要特点,为《集萃》的史学、农学、档案学等相关研究提供语言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概述了《集萃》文书的基本面貌、主要研究方法与学术意义以及俗字的界定依据。第二部分整理归纳了《集萃》中俗字简省、增繁、变换结构、改换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