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化钴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926535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属氟化物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和高理论电压而受到特别的关注,其中氟化钴的理论容量高达553 m Ah g-1,理论电压2.85 V vs.Li+/Li,是极具潜力的正极材料,但已报导的研究十分有限,尚缺乏全面的研究。氟化钴作为正极材料的最大问题是它的离子和电子传导率低造成循环性能很差。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氟化钴,并针对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表面包覆和原位复合的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改善,并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测试、热重分析测试、循环伏安测试、电池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做了较全面的分析测试。本课题使用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氟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微观形貌为直径1-3μm的Co F2微球。选择碳纳米管作为本课题电极构筑的导电碳,合成的Co F2以50 m A g-1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首次放电容量500 m Ah g-1,但50次循环后容量只剩12 m Ah g-1。容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本身低的电导率、充电过程发生的反应可逆性较差和活性物质会溶解在电解液中。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让合成的Co F2颗粒表面吸附一层葡萄糖分子,惰性气氛下高温分解留下一层薄的非晶态碳,起到提高材料导电性和减少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溶解的作用。合成的Co F2@C复合材料以50 m A g-1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首次放电容量高达602 m Ah g-1,50循环后容量为44 m Ah g-1,即使以更高的100 m A g-1和200 m A g-1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经过50次循环稳定后容量也能保持40 m Ah g-1以上。这一结果表明碳包覆可以提高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采用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Co F2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后Co F2的形核与晶体生长都发生在石墨烯的表面,原位复合保证了Co F2与石墨烯的紧密结合。石墨烯包覆抑制了SEI膜的形成,降低了首次放电容量,但是循环性能提高明显,以50 m A g-1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50次后容量还可以保持62m Ah g-1。证明石墨烯复合是提高Co F2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Co F2导电性差和易溶解在电解液中的问题进行了两种不同思路的改性并都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取得较大的提高。其次对Co F2及其复合材料进行的较为全面的表征测试填补了Co F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探索并推广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动员的途径。方法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东莞高校8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学生的性别,知识结构,
《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以程蝶衣的成长为线索进行分析,得出新颖的结论。
该文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与C-D生产函数相结合,运用计量软件就中部省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诸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省际差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特点,对于实训教育的要求比较高。但目前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工作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性实训教育体系、基地建设跟不上、"双师"素质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酸化学已经成为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主要分支。对杂多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医疗、材料等一些方面。阻聚性能是在近些年才被提出的一个杂多化合物
在铌酸锂LiNbO3(LN)中掺入0.1 mol%CeO2,0.1 mol%CuO和0.5 mol%、1 mol%和1.5 mol%In2O3,用Czochralski技术生长In:Ce:Cu:LN晶体。利用Avatar-360型FT-IR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晶
肾上腺脉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4月共收治肾上腺脉管瘤4例,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
针对传统的预算方法不能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项目的预算方法——系统预算,并就其中成本估计过程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使预算与项目直接联系起来,达到改善预算
运用多线激光雷达实现了越野环境中障碍物的检测。为了分析了传感器安装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设计了分层聚类算法,实现了场景中数据的分类;对影响雷达测距精度的因素进
从任务教学法与初中英语相关概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任务、针对相关问题的措施及延伸三方面研究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