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机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是我国创新人才队伍补充的重要来源,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是科研团队,团队中人际关系对研究生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从人际关系视角探讨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团队互动氛围,揭示其对研究生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及作用的心理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为探讨研究生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遵循心理测量量表编制的标准程序,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编制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量表;第二,采用研制量表和国内外相关成熟量表,对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和控制变量(人口学变量、结构性资源变量、个性特征等变量)进行测量,而后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探讨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第三,根据文献综述及访谈内容提出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影响研究生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概念模型,同时采集某教育科研团队159对研究生与导师配对数据,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法,进行理论模型验证,探讨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中介机制。最终获得主要研究结论:  一、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主要包括团队内研究生与导师(师生)互动关系和研究生与研究生(团队成员)互动关系两个关系层面,其中师生互动关系是五因子结构,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同、导师支持、发展性指导、个性化关怀以及关系有效性五个因子刻画出了高质量师生互动关系内容;研究生间互动关系是团队成员交换关系单因子结构。研究编制的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信效度指标。  二、高质量的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关系、高质量的团队成员互动关系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作用;师生互动关系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部分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中介路径,而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产生影响。  三、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科研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有三条:一是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通过影响研究生个体对科研工作的内部动机,从而影响个体的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通过影响研究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作用于个体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通过影响研究生个体对团队的心理安全感而影响个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心理变量内部动机和心理安全感是分别通过影响研究生的工作卷入度和研究生的知识共享行为两个行为指标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团队互动氛围可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工作卷入度,从而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  (1)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整合了目前创造力理论中,外部情境理论与个体内部过程理论两个主流理论,并选择其中日益引起关注的人际关系型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个体内部心理状态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个体创造力作为研究主线,在个体创造力理论研究整合发展中,做了有益的实证探索研究。  (2)采用实证方法,探讨教育科研团队中师生互动关系与团队成员互动关系及其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机制,目前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尚未展开。  (3)研究编制的具有良好测量学指标的《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测量量表》,适用于测量导师与研究生、团队内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状态及质量水平。目前针对我国教育科研团队特点的互动氛围的测量工具,未查阅到相关文献。  (4)构建教育科研团队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多层面、多中介心理变量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实证验证了互动氛围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其中发现了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对于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作用。  (5)从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综合考察了师生互动关系、团队成员间(研究生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对研究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鉴于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企业、多针对单一关系,本研究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从多关系层面对个体创新能力影响进行了探索尝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3-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知道同一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运
[摘 要] 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归宿之一。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人才越来越多,就业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探究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方法与秘诀理应成为当下重点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结合一起大学生就业案例,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探寻大学生就业法宝。文章指出,目标明确,坚持梦想与积极主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三大法宝。通过此项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如何成功就业提供实例借鉴及理论参考。  [关
摘 要: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和应用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5-01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校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腭突中嵴缝降解受阻导致两侧腭突融合失败有关。因此,腭突中嵴上皮细胞的正常转归对于腭突融合至关重要。全反式维甲酸(al
摘 要: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呢?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除提高素质,更新观念外,更重要的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特征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现代认知心理学,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试从学习引起、学习进行、学习评价三个环节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有效学习数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有效学习 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28-02    一、问题背景      以下是课堂上出现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
[摘 要] 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多种信息冲击,出现思想不稳固、目标不明确等现象,而对标学习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标杆,引导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对标学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不容忽视。如何经过对标学习发挥榜样的指引作用,重塑榜样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恢复榜样的感召力,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价值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对标学
人们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数学界普遍对有效学习、有效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一般认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本